日媒:歐洲天然氣價格再次走高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15日報道,歐洲天然氣價格再次上漲。隨着氣溫快速下降,庫存消耗速度開始加快,甚至可能影響亞洲的天然氣價格。

截至13日,由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計算的荷蘭TTF天然氣價格(下月交付)一度漲至每兆瓦時44歐元區間,較10月底上漲約15%,再次逼近10月下旬創出的年內新高(每兆瓦時45歐元區間)。

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是供暖需求增加。德國氣象部門的最新預報顯示,16日至23日該國最低氣溫將降至0到7攝氏度,一些地區的氣溫可能降至0攝氏度以下。

人們爲應對冬季嚴寒所儲備的天然氣庫存開始快速消耗。行業團體的數據顯示,截至12日,歐盟域內的天然氣庫存已經降至儲備能力的約92%,連續10天下降。

擔憂供給的情緒也在蔓延。通過管道經烏克蘭向歐洲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協議將於2024年底到期。在至今看不到俄烏兩國停戰可能性的背景下,很少有人認爲協議有望延期。這意味着,歐洲未來每天獲得的天然氣供應將減少4200萬立方米。

好在多數市場人士已經對此做好心理準備。但風險並未消除,一旦挪威、土耳其、中亞等地的管道出現問題,氣價勢必飆升。

力挺以色列的特朗普已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中東局勢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該地區局勢的惡化可能導致液化天然氣供應鏈出現混亂。各方也對由此引發的氣價上漲風險有所認識。

不過,2022年歐洲天然氣庫存告急引發價格飆升的危機不太可能重演。自俄烏衝突以來,歐洲一直致力於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歐洲通過新建液化天然氣儲備設施等方式增強儲氣能力,以防範天然氣短缺風險。

國際能源署天然氣分析師白川裕估算後稱:“到今冬用氣高峰期結束的2025年3月底,歐洲的天然氣儲備水平在天氣溫暖的情況下將超過50%,即使天氣寒冷也能維持在約40%,直到2026年3月底也不太可能耗盡。”

但是,眼下歐洲的氣價已經達到新冠疫情之前10年均值的兩倍。高企的氣價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需求。白川裕認爲:“如果天然氣價格低於目前的水平,已經轉向液化石油氣等競品的工業用氣需求可能迴歸,進而加劇供需關係緊張。”

歐洲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也可能影響日本等亞洲國家市場上的液化天然氣價格。近年來,亞歐兩大市場的聯動性不斷上升。

亞洲的液化天然氣價格略高於歐洲氣價。這可能導致可轉賣的美國產液化天然氣更多被銷往亞洲而非歐洲。

如果今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超過亞洲,則原本銷往亞洲的液化天然氣可能轉而被銷往歐洲。對於燃料價格與電價密切相關的日本來說,不能對歐洲氣價高企抱有事不關己的心態。(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