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譚天》大陸的善意,民進黨當局感受到了嗎?(譚主)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更籲政院相關部會加把勁,1天開放1萬5千至2萬陸客來臺。圖爲陸客來臺旅遊情形。(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4月28日晚,傅崐萁率領的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參訪團一行結束北京參訪行程,返回臺灣。

同日,文化和旅遊部、海關總署、交通運輸部、民航局等部門相繼就開放大陸游客赴臺旅遊、恢復臺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推動兩岸海上和空中客運直航全面復航等事項宣佈了一波政策利好。

譚主注意到,這些消息迅速登上臺灣各大媒體,引發熱烈反響,島內旅遊業者、民代等各界人士直呼「兩岸觀光旅遊破冰」「好事一件」「樂觀其成」。

有臺灣問題研究專家指出,參訪團在臺灣各界人士熱絡「登陸」交流的四月壓軸登場,他們帶回的「大禮包」固然值得島內民衆欣喜,但他們與其他赴陸參訪人士共同表達出的島內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更值得珍視。

島內輿論表示,民進黨當局應順應島內民意、接住大陸善意,全面恢復兩岸交流,讓兩岸關係早日重回和平發展的正軌。

「民進黨當局不做,我們自己做」

在宣佈率團訪陸消息時,傅崐萁表示,這是一個關鍵時刻,民進黨當局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此次赴陸不只爲了人民安居樂業,也是要讓兩岸迎來和平年代,讓百工百業共享和平紅利,讓團客來臺旅遊」。

譚主翻看島內媒體報導,《兩岸關係衝擊觀光「慘」業 店家嘆:比疫情期間還慘》《「禁團令」未解 觀光業者齊嘆慘》等標題屢見不鮮。輿論普遍認爲,民進黨當局以防疫爲由全面禁止大陸人士入臺、島內陸客「歸零」,是造成眼下島內旅遊業一片慘淡的最主要原因。根據臺觀光部門統計,陸客赴臺旅遊高峰期,人數佔入臺境外旅客數比例達42%,創造的觀光產值超過2000億元新臺幣。

臺灣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告訴譚主,在歷時十餘年、數千萬陸客編織起的巨大經濟網中,日月潭賣茶葉蛋的阿婆、墾丁的導遊、高雄的遊覽車司機等衆多業者都曾享受到陸客赴臺的榮景,而如今,他們正經歷陸客「斷流」後的生計困頓。

對島內旅遊業的「民不聊生」,民進黨當局選擇視而不見,這從其在所謂「禁團令」上出爾反爾就可見一斑。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曾於去年底承諾今年3月解除島內民衆組團赴大陸旅遊的「禁團令」,今年農曆新年前夕又突然要求旅行社停止招攬赴大陸團客,6月1日起不準出團。如此「朝令夕改」,造成旅客的極大不便和業者的重大損失,飽受各界撻伐。

受訪島內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譚主,疫情對他們經營打擊很大,一直在苦撐。因此民進黨說要解除「禁團令」後,他們就摩拳擦掌,搶訂航空座位、酒店房間等,積極攬客,不僅3至5月的產品早就銷售一空,6月也已收客近八成。民進黨無預警「髮夾彎」,不僅剛燃起的復甦希望破滅,與旅客和供貨商的糾紛也面臨巨大財務風險,「實在快撐不下去了!」

臺灣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發出聲明質問,兩岸旅遊往來不僅是少數旅遊業者的權益,其涉及的交通、住宿、餐飲、保險、景點的維持,以及延伸的百工百業,程度之深,範圍之廣,是多少人賴以維生的必要?

譚主看到,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參訪團從桃園機場出發時,他們身後的標語牌寫滿了「要生存 求溫飽」「解除『禁團令』」「要客機不要戰機」等字眼。傅崐萁在談話中指出,兩岸交流在民進黨上臺後全面斷線,如今唯有「自救」才能突破困境,「民進黨當局不做,我們自己做」。

「一家人就應該常來常往」

事實上,臺灣同胞來大陸旅遊的熱情非常高。數據顯示,2019年,有超過600萬人次島內民衆來大陸旅遊。臺灣約4000家旅遊業者中,近九成從事與大陸往來的業務。譚主清晰記得,3月1日島內民衆赴大陸團隊遊開放首日,就至少有50團、上千名臺灣旅客涌入大陸,他們登長城、逛外灘、遊張家界,連呼「興奮」「幸運」。

緊接着4月,馬英九、洪秀柱、鬱慕明,以及傅崐萁率領的這個2001年以來島內最大民意代表參訪團等,臺灣各界人士接連「登陸」。

受訪臺灣問題專家告訴譚主,這波島內「大陸熱」中,無論普通旅客或政界人士,他們代表的絕不只是一人、一黨,而是如傅崐萁所說,代表了島內的「新民意」,也正是島內的主流民意。

這股民意是要和平不要戰爭。臺灣知名作家楊渡指出,民進黨應該看清楚,「和平纔是最大民意,把臺灣帶入美國的戰略對抗,絕不是臺灣人民之所願」。

這股民意是要發展不要衰退。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周忠菲表示,臺灣主流民意仍是「求發展」,兩岸關係的發展符合臺灣民衆「要生計、要生存」的願望。

這股民意是要交流不要分離。「臺灣民意基金會」在選前所做的民調顯示,高達77%的受訪民衆樂見兩岸恢復交流。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稱,「這是一種很素樸、自然、沒有心機的願望」。

這股民意是要合作不要對抗。有臺灣問題研究專家告訴譚主,傅崐萁及其率領的民代參訪團具有直接的民意基礎,代表島內廣大民衆期待兩岸打破隔閡、加強合作、創造更大和平紅利的強烈願望。

專家進一步說,大陸方面此前表示,「將採取更有力措施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大陸言必信、行必果。

「兩岸本應常來常往」。針對大陸方面釋出的利好,臺灣旅遊交流協會執委會主委賴瑟珍直言,大陸已遞出橄欖枝,民進黨當局如何接,民衆都在關注。傅崐萁則在行程結束前向賴清德喊話,「你要有勇氣」,面對兩岸和平發展,彼此展現誠意。

民進黨當局、賴清德將如何迴應,大家都在看。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檯新媒體《日月譚天》,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