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教育!岸裡國小校舍暨社區活動中心動土

百年老校岸裡國小校舍暨活動中心重建,9日舉行動土典禮。(陳淑娥攝)

百年老校岸裡國小校舍暨活動中心重建,9日舉行動土典禮。(陳淑娥攝)

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具百年曆史,校內的社區活動中心年代久遠,市府投入4815萬9000元,拆除後重建新專科教室,並保留原活動中心功能。市長盧秀燕9日主持動土典禮表示,未來將興建成3層樓建築,1、2樓爲里民交流、集會的場所,2樓爲圖書閱覽室,預計2024年12月完工。

岸裡國小是一所校史悠久的學校,已有104年的歷史,不僅是早期中部著名社學「文英社」所在,也是文昌祠及其附屬學舍的基地,更是日治時期「葫蘆墩公學校」以及「岸裡公學校」的共同原址,一百多年來培育出無數的人才,無愧「文昌寶地」的聲名。

市長盧秀燕表示,市府重視社區發展需求,重建後保留1、2樓爲大社、岸裡裡民活動中心,作爲聚會聯誼使用,3樓則規畫爲學校的圖書閱覽室兼社區共讀站,不但幫學校圓夢,提供孩子愉快的閱讀空間,讓學生感受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也讓學校成爲社區居民生活中心,里民可以共享資源。

教育局長蔣偉民指出,大社、岸裡是18世紀臺灣平埔族極具歷史含意的重要聚落,也是基督教長老教會的發源地,更是最早西醫醫館也設立在此;重建此棟建築的規畫設計,將兼具美感與實用價值,外觀以岸裡國小古蹟校舍的背心式屋頂及紅磚外牆延伸至大社聚落意象,盼成爲神岡新地標,讓社區居民能共享共榮。

今日動土典禮包含市長盧秀燕、立委楊瓊瓔、市議員羅永珍、教育局長蔣偉民、民政局長吳世瑋、神岡區長劉汶軒、岸裡國小校長楊朝銘等皆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