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總大師講座 蔣勳從星夜名畫重建梵谷精神疾患病歷表

蔣勳說,這幅是梵谷少見自嘲的輕鬆自畫象,是他割掉自己耳朵之後所畫。記者洪淑惠/攝影

臺北榮民總醫院今天邀請兩岸四地文學及美學大師蔣勳到醫院演講,蔣勳以家喻戶曉的梵谷畫作爲經緯,以「他是畫家或是病人?」爲題,既帶領聽衆跟他一起回望梵谷既「純粹」又瘋狂的一生。同時也不停地向在座的醫療人員提問,我們應如何看待或幫助有精神疾病的人。尤其是醫療有極限時,包容和愛心或許是最終的解答。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介紹蔣勳在詩集散文書畫藝術史都卓有成就,是華人世界最重要的美學傳播者,也是無數人的偶像。知名藝人林青霞就說, 蔣勳的聲音是幫她入睡的半顆安眠藥,給人安定的力量。作家席慕蓉也稱譽他,是這個時代踏入藝術門檻的最佳引路人。陳威明說,蔣勳是以一人之力,在華人世界爲「美」推動一場寧靜革命。

自年輕起,蔣勳說,他踏足過無數梵谷此生待過的地方,包括關過梵谷的聖雷米修道院的病房,看過那囚房般的房間裡巨大生鏽的鎖和單人牀,還有那扇不大的窗戶。梵谷正是透過那扇窗,凝視過無數星辰,是他與世界溝通對話的窗口,還據以畫出普羅旺斯的麥田等等。蔣勳在巴黎時,如遇七月底梵谷逝世日,他總要與朋友帶上紅酒,到梵谷墳前致祭。

他說,從年輕時讀梵谷傳記起,梵谷迷惑他的不僅是畫作,部分是梵谷的生命狀態:爲何他總是從鏡子裡看自己,不僅是看,且是很深的凝視,再一筆一筆畫下來。他的自畫象畫的不僅是美術,還有一句又一句對自己的訊問:「我到底出了什麼事,精神上如此煩躁?爲何無法跟現實的衆人溝通?」

如果把梵谷不同時期的自畫像相連接,或許形同是梵谷的病歷表,梵谷勇敢不迴避地紀錄自己的病程。可惜的是,梵谷雖對自己有很好的描述,但在19世紀時,醫界對精神病理學所知無多,很多人不僅不認爲梵谷是位病人,更視他爲瘋子。

梵谷的畫作產量之多,到現在很多國際會議都還在討論,一個人怎麼可能畫出如此多畫作。但在蔣勳看來,梵谷就是一個無法入眠的人,在整個村子安眠之際,他只能跟星空講話並畫畫。他在畫完「星夜」一畫之後半年就自殺了,但爲何一個精神病患的畫能如此震動人心?

蔣勳自問自答說,一個人究竟要孤獨到什麼程度,纔會覺得每顆星星是爲他存在,才能畫出這樣溫暖好像能擁抱人的星空。很多人在這幅畫前熱淚盈眶,會否也是看了畫才明白,自己的心不如一個所謂的「瘋子」般純粹。

在今天的演講中,蔣勳試着和醫療人員對話。會否就如梵谷一樣,有些病人是太堅持「純粹」 才形成一種社會大衆眼中的病態。例如梵谷對聖經福音書字句的堅信成爲梵谷一生的執着。因爲相信「窮苦的人有福了、受侮辱的人有福了」,所以他紀錄最窮苦最卑微的礦工農民,畫他們因過度勞動而蒼老扭曲的臉容及變形的身形,及貧病交迫下的絕望,也因之不見容於當時講究唯美畫風的學院派。

梵谷不但畫勞動一天只能獲得一碗湯的老礦工,還脫下牧師袍子,跟着礦工下礦坑,最後還因救助礦工而失去牧師工作。

蔣勳說,梵谷對他來說,更真實的部分更像是一個病人,只是當時的社會不知如何看待或治療這樣的疾病。即使被視爲瘋子,但梵谷仍力行他對福音書的信仰,例如他接濟妓女,併爲其畫肖像。

當時社區裡的人紛紛指認梵谷是瘋子,梵谷也開始透過鏡子來紀錄自己的五官與神情變化,並畫下其間的懷疑憂傷。直到他接受弟弟的建議,轉去巴黎之後,受印象主義影響,他的人生和畫作才得以鮮亮起來,並結識很多畫家朋友。但好景不長,他執著於「純粹」的個性,不能接受旁人言行不完全一致,並視其爲不誠實。

蔣勳說,梵谷在巴黎的自畫象,運用印象派的點描法,卻迥異於印象派的明亮陽光,反而有推不開的焦慮煩躁,從背景到表情都顯露己瀕臨崩潰的煥散。

接着他轉往普羅旺斯畫陽光、經歷與畫家高更短暫但激烈的同住後,梵谷陷入更明顯的癲狂。蔣勳說,也許醫界能借由梵谷的畫作,來更瞭解像梵谷這樣的精神疾病患者。

蔣勳說,他很敬佩精神科醫師嘉舍在梵谷人生的最後階段,讓梵谷得以過上一個不必被拘禁的自由生活,雖然無法提供有效的治療,但就像梵谷畫的嘉舍醫師肖像,他畫出作爲醫師的無奈,無法處理解決病人的問題,但依然有很好的愛心,以包容扮演一個有耐心的聆聽者, 聽梵谷每天的喋喋不休。即使梵谷在不久後自傷後過世,但嘉舍醫師幫助梵谷得以完成他這生中最重要的畫作,包括「星空」等。

最後蔣勳說,如果以病人來定義梵谷,他會更愛梵谷,如果有機會,會好好擁抱他,感謝他給了人類最真實的畫作,影響了無數的人,包括唐麥克林由這幅畫所創作的「梵谷之歌」,讓無數的人熱淚滿盈。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夜間咖啡館」這間房子是梵谷等待高更前來時所作,色彩極端對比,蔣勳說,似可窺見梵谷已接近精神錯亂。記者洪淑惠/攝影

蔣勳說,梵谷在巴黎的自畫象,運用印象派的點描法,但有推不開的焦慮煩躁,顯露己瀕臨崩潰的煥散。記者洪淑惠/攝影

臺北榮民總醫院今天邀請文學及美學大師蔣勳(左)演講「梵谷是畫家?病人?」,榮總院長陳威明(右)盛讚蔣勳推動華人美學寧靜革命。圖/臺北榮總提供

臺北榮民總醫院今天邀請兩岸四地文學及美學大師蔣勳到醫院演講,蔣勳以家喻戶曉的梵谷畫作爲經緯,以「他是畫家或是病人?」爲題,既帶領聽衆跟他一起回望梵谷既「純粹」又瘋狂的一生。圖/臺北榮總提供

在梵谷所畫的嘉舍醫師肖像畫中,蔣勳說,可看出爲醫者面對疾病的無奈及無盡的包容。記者洪淑惠/攝影

文學及美學大師蔣勳說,他看梵谷,與其說是畫家,不如說是一位常凝視自己紀錄自己的病人。記者洪淑惠/攝影

梵谷經典畫作「星夜」,蔣勳說,是孤寂的梵谷與天空星辰的對話,這畫感動了無數的人。記者洪淑惠/攝影

梵谷畫妓女下垂老去的身材,飽含對生命最後絕望的悲憫及憂愁。記者洪淑惠/攝影

文學及美學大師蔣勳說,梵谷畫「吃馬鈴薯的人」一家人在簡陋房裡爲簡單的食物謝飯禱告,梵谷畫下他心中真正信仰福音的人。記者洪淑惠/攝影

今天有無數的粉絲前來聽蔣勳演講。圖/臺北榮總提供

臺北榮民總醫院今天邀請文學及美學大師蔣勳演講「梵谷是畫家?病人?」,榮總院長陳威明盛讚蔣勳推動華人美學寧靜革命。圖/臺北榮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