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臺海開戰,對中經濟制裁有效嗎?《經濟武器》作者看烏俄戰爭及兩岸關係

烏俄戰爭爆發後,臺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也成爲國際關注的熱點。圖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吉普車上檢閱解放軍部隊。 圖/美聯社

▌接續上篇:〈專訪《經濟武器》作者尼可拉斯.穆德:「經濟制裁」是阻止戰爭,還是惡化局勢?〉

採訪/廖啓宏

受訪者/尼可拉斯.穆德(Nicholas Mulder)

編按:康乃爾大學的新銳歷史學家穆德教授(Nicholas Mulder)著作《經濟武器:金融制裁與貿易戰的誕生》(The Economic Weapon: The Rise of Sanctions as a Tool of Modern War),於2022年2月烏俄戰爭開打前在美出版,此書不但提供了經濟制裁的歷史觀點,也爲當時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提出了適時的鍼砭,對照其後美國、歐盟對俄羅斯展開的一系列制裁,同樣有着重大的對照意義。而烏俄戰爭爆發後,臺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也成爲國際關注的熱點,穆德對此又有何看法?

問:是的,歐洲國家目前在觀望看美國的下一步是甚麼,是否願意繼續支援烏克蘭。就像賽局理論一樣。另外您提到了重要的一點,我們不應該用棘輪效應(Ratchet Effect)來思考經濟制裁。經濟制裁應該像操縱桿(lever),可以靈活地上下調整。

在我們開聊之前,穆德教授提到您前陣子剛到臺灣。許多人將烏俄戰爭與臺灣中國的關係做比較。自烏俄開戰後,臺灣得到了很多國際的重視。您認爲這是個好的比較嗎?如果今天中國進犯臺灣,您認爲經濟制裁可否嚇阻,或是哪一類的經濟制裁會成功嚇阻中國?

穆德:我認爲這種對比是種誤導。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烏克蘭不是臺灣。我對臺灣各方面的成功卓越(不只是經濟方面),感到印象深刻。

中國和臺灣彼此在過去都有很長足的成長。兩岸之間的旅遊、貿易和接觸相當頻繁。這與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情況截然不同,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經濟發展非常停滯。正因爲如此,早在這場當前的戰爭開始之前,烏克蘭就已經成爲俄羅斯干預和騷擾的受害者。

當然,臺海問題上存在着明顯的挑戰。雖然有些人認爲一箇中國政策(One-China Policy)的模糊性造成了臺灣的困難。但在我看來,45年(編按:中華民國與美國於1979年斷交,至今45年)以來,這項政策以及這種模糊的現狀對雙方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果中國進犯臺灣,經濟制裁是否能夠嚇阻中國?我認爲目前中國、臺灣、美國之間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相互依賴。問題在於,制裁能否在不給雙方造成巨大經濟的損害之下依然有效果。我想中國肯定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了評估——他們可以選擇封鎖臺灣、或是打一場大戰。一旦開戰,GDP受損最大的是臺灣,第二大受影響的是中國,美國以至於全世界也將會受到很大影響。據估計全世界的GDP損失大約10%。美國可能損失8%,中國損失16%,臺灣損失約40%。

中國和美國近年來都在脫鉤,或去風險。然而問題是,我們希望這種趨勢延續下去嗎?假如這些國家不再需要彼此,在這樣的世界裡,發動戰爭的經濟成本會低很多,因此,這樣的結果也會失去對中國的經濟嚇阻力。如果維持在關鍵領域繼續相互依存,我們將會繼續擁有這種威懾力。

我認爲這種威懾力在東亞將成爲和平的力量。到目前爲止,這種情況繼續存在。即使在2023年,中國和臺灣之間的貿易相互依存度也有所上升,當然,貿易路線也有所改變。隨着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中國在境外建立出現了許多供應鏈,像是透過臺灣、印尼、越南和其他國家。但是之間的聯繫依然緊密。

我在臺灣時聽到的最令人關注的事情之一,那就是如果川普當選,美中臺關係將會如何?我認爲,美國對中國會增加關稅和經濟壓力,臺灣對中國來說將變得非常重要,作爲一個貿易的管道,因此中國將需要臺灣。不過這一切將會非常複雜。

兩岸關係並非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相同,中國與臺灣的互相依賴程度對彼此都相當重要。因此我並不會太過悲觀。但這並不意味着不存在威脅和風險。我們應該爲此做好準備。在亞洲其他國家彼此之間的緊密交織,讓我認爲未來往正面方向發展的可能性很高。

目前中國、臺灣、美國之間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相互依賴。圖爲美國勃克級(Arleigh Burke-class)導向飛彈驅逐艦強生號(USS Ralph Johnson)在臺灣海峽執行例行行動。 圖/美聯社

中國和美國近年來都在脫鉤,或去風險。圖爲中國上海靜安寺。 圖/法新社

問:是的。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提供更理性的思考的方式。因爲事情並不總是黑白二分。

說到這裡,我們有一位新當選的總統,將於5月就職。新總統也是來自民進黨。民進黨經常以減少與中國打交道、以及與美國同一陣線而聞名。 但同時我們看到,美國的方向受到政治僵局左右,目前共和黨不願意持續支持烏克蘭。將來如果中國進犯臺灣,美國是否不願意支持臺灣呢?正如您所說,美中臺之間的三角關係非常複雜。您能否對新總統提出一些政策的建議呢?

穆德:嗯,這當然是非常緊迫的,因爲美國大選即將到來。從烏俄戰爭我們知道,美國的支持非常有幫助和重要,但不能指望它是無止境和永久的。 我們所需要的是其他聯盟網路。

日本在最近幾年裡一直在採取很多行動,明確表示他們支持臺灣的自治和維持和平現狀。另外,日本、東盟國家、以及臺灣和歐洲之間也有可能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歐洲國家已經表明了這一點。

從經濟上講,從結構上講,臺灣與一些歐洲國家一樣,身爲一個高度開放出口導向的小國家,需要貿易伙伴。因此,在我看來,將歐盟、臺灣、日本、南韓、及其他盟國聯合起來似乎是應該加強聯繫的國家的自然組合。

不過這需要一些智慧,我們要避免不必要地激怒北京, 但我認爲我們可以透過某種方式做到這一點。如此一來,至少爲臺灣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以防止川普在11月的選舉獲勝後與中國的關係惡化。

即使在2023年,中國和臺灣之間的貿易相互依存度也有所上升,當然,貿易路線也有所改變。圖爲上海證券交易所。 圖/路透社

問: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們應該謹慎並實際思考美中臺關係,而不是隻是選擇一方。畢竟美國利益不見得與臺灣利益始終一致。我們必須認真權衡利益,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最後一個問題。我知道您剛剛造訪臺灣。您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麼?我想聽聽您對臺灣的印象。

穆德:臺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是臺灣如何成功地將超密集城市化的所有好處,與美妙的自然美景結合起來。臺灣人設法在如此小的領土上安排空間,享受現代城市生活的好處,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以及非常特殊的植物。

在荷蘭,我們經常抱怨我們的國家對於1700萬人口來說太小了。但是在臺灣,我對於有效利用集約化,以及高產能的農業印象深刻。臺灣設法把所有東西都放在西部這個相當小的地帶裡。另外,我也參觀過山區的內陸地區,還有原住民社區,都非常美麗,令我印象深刻。臺灣讓我知道你可以擁有一切:擁有極高的GDP、人類發展、 城市化和自然,都在一個小土地上擁有。

問:謝謝穆德教授今天與我進行了這次精彩豐富的對話。我們不僅討論這本書,還討論到您對臺灣和美國的看法。下次到臺灣或加州的時候記得來找我,我可以擔任在地嚮導。另外下次我一定要讓您在這本書上簽名。

如果中國進犯臺灣,經濟制裁是否能夠嚇阻中國?圖爲一艘中國漁船在中國福建省平潭附近的牛山島航行。 圖/路透社

《經濟武器:金融制裁與貿易戰的誕生》

作者:尼可拉斯.穆德

譯者:譚天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04

內容簡介:比可怕的力量,繼續深入國際經貿體系!經濟制裁是阻止戰爭的工具,還是引發戰爭的武器?經濟制裁是政府,還是無辜的人民?銀彈真的比子彈更有效嗎?已經告訴我們答案!5種語言、6國面對檔案,打造經濟修正的起源故事。全球化已死的歷史大變局,經貿立國者不可不知的重要課題,伯納斯獎章得主、最耀眼的新時代歷史分析師,寫給世界的警醒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