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買到便宜大碗的 5G 套餐?聊聊你也許不知道的 CPE、MiFi 和物聯卡
編注: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的優質文章,展示來自用戶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也許你已經聽過「5G 的唯一受益者就是何同學」這樣的論調,也曾被迫吃下運營商和網絡內容提供商畫的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大餅」。回想過去數年,4G 降速、5G 提費的新聞屢見不鮮,而 5G 網絡的落地應用,似乎離普通人仍然那麼遙遠。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 5G 網絡,對普通人而言似乎並沒那麼「香」。
所謂 5G,難道真的就只是下載測速的一串數字嗎?高速率、低時延的優勢,對於普通人的上網體驗有多少「加成」?各種眼花繚亂的 5G 速率、5G 套餐,之間有何聯繫,又有何區別?
便宜的流量從哪來?
▍大流量的「優惠套餐」
我對「便宜流量」的認知,最早是來自 B 站的「表哥系」賬號。嚴格意義上,他們售賣的並不是本文所講的「物聯網卡」,而是運營商針對網絡渠道推出的優惠套餐。這些套餐往往擁有真實可用的手機號、需要實名、有的還可接打電話。隨着市場需求的變化,甚至出現了可選號的優惠套餐。
互聯網上有非常多不同運營商的「優惠套餐」,實則是不同卡商取名包裝後的產物,卡商往往可以通過激活後賺取高額佣金獲利 圖 / 網絡
每年大學新生開學,校園裡總有「運營商營業廳」擺攤甚至上門推銷所謂「校園卡」,不少聲稱「超大流量」「長期套餐」,更有甚者會搬出「校園網」來給涉世未深的大一小白們製造焦慮。
事實上,不管是「校園卡」還是網上卡商們大力吆喝的優惠流量卡,本質上都屬於個人使用的電話卡。例如電信的優惠套餐,大都通過「電信星卡」套餐,再由當地運營商疊加優惠包(贈費或疊加流量包)包裝而成。根據不少卡商們對外宣稱的說法,各地運營商推出這類流量卡套餐的動機不外乎都是「搶客戶」「衝業績」,這一說法雖無法獨立覈實,但近年來我明顯感覺到運營商推出極大流量的優惠套餐的機會少了很多,而現存的優惠套餐不是優惠期縮短,就是起步月費提高。
優惠套餐們既要給予用戶大額贈費和充足流量,又要給卡商付一筆不算少的佣金,那麼運營商賺錢嗎?
答案是肯定的。
定向流量(或區域流量)
大學學長們推銷的「校園卡」,大都使用定向流量(或區域流量)的方式,將套餐包裝得更加吸睛。就拿前文所述的電信星卡來說,其套餐內就包括一筆定向流量,並且大多數卡商都會將其包裝到總流量中。
區域流量就更好理解。不少校園套餐,均有相當比例的流量僅可在指定省(市)內使用,而非全國流量。
優惠期
應該說,聲稱「永久套餐」的優惠流量套餐是可遇不可求的。絕大多數聲稱「長期套餐」的卡品,優惠期短則 4 年,長則 20 年。而不敢宣稱長期的套餐,優惠期甚至有可能短至 1-2 年。這類套餐在優惠期到後大多仍可繼續使用,但贈送的流量包大都會在優惠期到後取消,每月贈費也大都不復存在,整體使用成本已與普通套餐無異。
續約和銷戶
不少卡商,在宣傳時無法聲明明確的優惠期限,而是使用「到期可續」這樣的模糊字眼,並試圖通過與運營商客服的聊天截圖證明套餐的可靠性。
實際上,下游卡商在拿到運營商提供的優惠套餐後,擁有對這一套餐的命名權和包裝權,運營商客服大概率不會知道卡商給你的套餐取了什麼名字、做了什麼承諾。運營商的客服只會通過統一的話術打太極拳:「到期後以運營商政策爲準」。
與其相信這類續約承諾,還不如相信本文作者是秦始皇。
銷戶政策則是相對靠譜的,可前往運營商客服詢問。然而,網上也確實有運營商客服聲稱無法銷戶,但卡商幫助銷戶成功的例子。大多數優惠套餐的使用者,都會在優惠期到期後選擇銷戶,運營商基本上不會刻意爲難。畢竟這是明文寫進協議裡的用戶權利。
▍「流量池」和「物聯網卡」
然而,如果你是在選購「隨身 Wi-Fi」這類 MiFi 產品或 CPE 產品,你往往會發現商家承諾的流量彷彿又廉價了不少。運營商優惠套餐中 29元/月給 300G 流量已經是慷慨,隨身 Wi-Fi 商家卻恨不得給你月享 3000G。
如果你是在選購「隨身 Wi-Fi」這類 MiFi 產品或 CPE 產品,你往往會發現商家承諾的流量彷彿又廉價了不少 圖 / 網絡
這些「卡」和前文提到的「電話卡」實際上已經不屬於同一物種,將二者放在一起比「性價比」,顯然是不公平的。
先來講講什麼叫「物聯網卡」。
進入 5G 時代,相信你一定對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不陌生。從街道上的路燈、紅綠燈,到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再到街上行駛的電動汽車、家中的智能水電錶,4G 乃至 5G 的普及,給了更廣泛的事物聯網的能力。「萬物互聯」的時代也隨之到來。
那這些設備是如何連接上移動網絡的?我們可以給路上的一盞路燈打電話嗎?
很明顯,要給路燈打電話,比讓作者去繼承秦始皇的遺產還要難。
物聯網設備往往只需要網絡接入而不需要電話短信功能,也就不需要電話號碼。爲了防止濫用,同時降低成本,運營商往往會給這些設備製作「物聯網卡」,也就是隻具備上網功能的電話卡。爲了便於物聯網設備公司管理,運營商還會授權這些代理公司組建「流量池」,對池中每一張卡進行限速、流控等管理。
市面上絕大多數「隨身 Wi-Fi」自帶的流量卡套餐,正是來自運營商授權公司的「自組流量池」。
絕大多數物聯卡商家爲了控制成本,會採取各種措施進行限制,而由於這一行業往往處於缺乏有效監管的灰色地帶,這些限制大都不會被商家明確寫出。
最常見的套路是虛標流量。由於這類物聯網卡並沒有手機號碼,也就無法使用運營商官方渠道查詢流量使用情況。商家自建流量管理後臺,也就有了對數據做手腳的可乘之機。有些商家會將使用的流量按 1.5 倍甚至更高倍率計費,因此你也許會發現自己的流量不那麼「經用」。
另一個套路是流控,包括流量封頂和限速。網上銷量相當高的某隨身 Wi-Fi 商家,電商平臺可以看到不少次月開始卡慢、每日設置流量封頂的差評。比如廣告上打着「月享 1500G」,實際上也許每天限制使用 50G,達量往往會限速甚至封卡。
在市面上,流量池批發流量的價格大約是 0.1 元/G,如果你看到了顯著低於這個價格的流量,可能需要多斟酌一下是否可靠。
當然,也有正規廠商提供可信的流量池或與運營商直接合作的物聯網卡,限制會少不少,下文會講到一些。
你真的需要 CPE、MiFi 嗎
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指的是放置在客戶位置的通信設備,包括我們常說的路由器等。而本文接下來提到的 CPE 均默認爲「5G CPE」,指使用 5G 作爲互聯網接入方式的路由器,你可以理解爲固定版的隨身 Wi-Fi。
MiFi(Mobile Wi-Fi)指便攜式無線熱點設備,使用移動網絡(如 4G/5G)提供互聯網接入,也就是我們上文說的「隨身 Wi-Fi」。
這類設備的工作原理類似手機上的「熱點」功能,但 5G CPE 一般會通過更多天線的佈置獲得更強的信號增益,而隨身 Wi-Fi 則經常通過商家的流量池,結合通過鎖定設備的方式,給自己的產品提供高於手機流量套餐的競爭力。
市面上的 5G CPE,產品形態已經相對固定 圖 / 網絡
從產品受衆方面來看,5G CPE 主要面向下面的用戶:
大城市的租房年輕人,不便於拉寬帶,但需要較高速率網絡
在校大學生,校園網價格不菲且限速,需要限制更少、速率更高的網絡
工地、戶外、房車等不便於固定寬帶方式接入,但需要穩定互聯網連接用於直播等場景的用戶
至於隨身 Wi-Fi,身爲蘋果用戶的作者認爲受衆是誰應該不言而喻。(不嘻嘻)
MiFi 選購指南:品牌就是金字招牌
隨身 Wi-Fi 產品形態多樣,商家衆多,價格也從 10 元到千元以上不等。接下來本文根據價格段,介紹網上熱門的幾種產品形態和熱門品牌。
▍USB 無線網卡型
這是隨身 Wi-Fi 中價格最便宜,也是性能最差的一種。作者在比較購買時發現有兩款品牌可以被拿出來作爲代表:影騰(蘇寧)和「阿里雲」。
影騰品牌主營超低價的所謂「Wi-Fi 棒子」,其實就是包裝成 USB 無線網卡的、自帶卡的隨身 Wi-Fi。這個品牌流量單價極低,因此作者不建議讀者對連接速度與質量有任何奢求。實際上,這款隨身 Wi-Fi 僅支持 4G 網絡,大部分時候只能跑到幾十兆的網速,性能也僅僅足夠應急。
當然啦,在近乎不要錢的硬件和流量價格面前,這些缺點都不是事兒。
影騰隨身 Wi-Fi 的電商首圖 圖 / 網絡
套餐充值界面顯示的價格 圖 / 閒魚 @言言言言
而另一款宣傳「阿里雲」合作的隨身 Wi-Fi 就顯得有點靈了。作者在查找資料時特地去搜了一下,打着「阿里雲」旗號的「官方」流量卡一抓一大堆,但其實都只是個噱頭罷了。所謂「阿里雲官方」,其實不過是把充值渠道從微信搬到了淘寶。好一個「阿里雲提供雲計算」,不然怎麼說商家們會玩文字遊戲呢。
宣傳「阿里雲」合作的隨身 Wi-Fi 圖 / 網絡
這類 USB 無線網卡型隨身 Wi-Fi,宣傳參數從 Wi-Fi4 到 Wi-Fi6 不等,但基本上都只支持 4G 網絡,價格也一般可以做到 10 元起步、50 元封頂。個人認爲,除非對網速完全沒有要求,否則購買這類隨身 Wi-Fi 只能起到氣死自己的作用。
當然,如果你在閒魚搜索「品牌 + 移植」,你就會看到這類低價隨身 Wi-Fi 的繁榮一面。動手能力強的網友,通過熱風槍等專業工具,將原本內置的 SIM 卡「移植」到正常的卡板上,再放在性能更強的 CPE 或其他設備上連接網絡,基本上就可以解除設備本身硬件導致的速率問題。
▍充電寶型
自帶電池的隨身 Wi-Fi,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續航。也許不知道哪一個天才廠商某天一拍腦袋:
於是,充電寶形態的隨身 Wi-Fi 就問世了。
銘普美碳 F1,近期充電寶型隨身 Wi-Fi 裡比較有趣的產品 圖 / 網絡
充電寶形態的隨身 Wi-Fi 就有不少大廠跟進了,除了上圖的銘普美碳 F1,其代工廠鯤鵬無限還有一款 TT 5G,也是充電寶形態的優秀方案。
然而,鯤鵬目前生產的隨身 Wi-Fi 系列產品,大都使用 5G RedCap(Reduced Capability) 這種「低功耗 5G」技術,其極限速率和延遲表現都不如我們日常使用到的 5G,並且在基站覆蓋、運營商支持方面,各地區參差不齊。選購該品牌對應產品前需要特別留意。
▍免插卡型
如果把充電寶形態的隨身 Wi-Fi 去掉充電寶功能,外形做得小巧美觀一些,那就是現在市面上主流隨身 Wi-Fi 的樣子了。
中興 F50 是當前隨身 Wi-Fi 裡性價比較高的存在 圖 / 網絡
中興的 F50 和 U30Air,配合中興官方的內置卡,是目前市面上非常具有競爭力而且靠譜的存在。這些設備可以穩定實現較高速率的 5G 連接,並且較爲小巧,很適合放在揹包或者口袋裡揣着出門。加之中興作爲大廠,官方的流量套餐計費透明,沒有日限或者其他小把戲,使用起來比起小廠產品更加省心。
作者目前就在使用 U30Air 的雙運營商套餐,可以隨時切換電信 / 移動網絡,在絕大多數時候,信號與 iPhone 12 持平或稍好。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華爲也是隨身 Wi-Fi 市場的重要玩家。隨行 Wi-Fi 系列搭配與聯通(或移動)合作的天際通套餐,擁有物聯網卡里一流的 4G 連接質量。
華爲隨行 Wi-Fi,要買就買天際通版 圖 / 網絡
沒錯,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華爲至今沒有推出面向普通消費市場的 5G 隨身 Wi-Fi。哪怕背靠華爲,300Mbps 也已經是上限。雖然目前運營商的資源逐步向 5G 傾斜,4G 連接其實是有劣化趨勢的;但在大多數場景下,華爲隨身 Wi-Fi 的確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網速不敏感的日常需求。
5G CPE 選購指南:好的就是貴的
到了更加專業和昂貴的 5G CPE,面向羣體更加專業,對連接質量的要求也更高。同時,這類設備的價格上限也自然上探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我們先從貴的講起。華爲、烽火,加上做 CPE 不久的後起之秀鯤鵬無限,三家的旗艦產品,都能立足 1000-2000 價位段。
華爲(系)當前的旗艦產品其實是套了一個華爲智選 Brovi 的品牌,但鑑於這個品牌也沒什麼別的產品,而且和華爲關係密切,說他是華爲外甥子都不爲過。據說華爲智選的 5G CPE 在連接速率和信號強度方面,都是一衆旗艦 CPE 裡非常強的存在。特別是上傳速率,少有能打過華爲的。
據小道消息,華爲智選當前這款 5G CPE 已經暫時停產以便爲新機型做準備,因此目前電商和二手價格都異常高。如果你此時打算入手,性價比並不算高。
華爲智選 5G CPE
烽火這個品牌可能在其他領域知名度不如華爲,但是在通信領域是不容忽視的存在。烽火通信的 5G CPE(一般稱「烽火一代」)和 5G CPE Pro(一般稱「烽火二代」)都是性能非常強、體驗非常好的產品。得益於烽火通信在這一領域的深耕,烽火的 CPE 無論是系統還是 App,功能都是豐富且完善,日常使用的穩定性也絲毫不輸華爲。
烽火 5G CPE Pro
鯤鵬無限相比起前面兩位老大哥,就顯得有點年輕了。這是一家 2016 年成立的專注於 4G/5G 類無線寬帶產品的公司,創始人張利鵬曾經在極路由任職,人稱「張導」,也因此積累了來自一羣極客玩家的信任。直到現在,鯤鵬無限仍然在不斷嘗試私域玩法,爲忠實用戶提供官方大流量卡、折扣價、測試產品等不見於公開平臺的「福利」。誠然,如此玩法非常適合本就不大的 CPE 玩家羣體,但對於互聯網上初次接觸該品牌的新用戶,則很容易產生「傳銷」的誤解。
鯤鵬無限 C8-668 5G CPE
鯤鵬無限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產品中,以 CPE 形態呈現的是 C8 系列。作爲主打極客玩家的產品,鯤鵬的 5G CPE 主要賣點在於支持開源系統,也就是軟路由羣體都不陌生的 Openwrt。
鯤鵬無限的 C8 系列 CPE 產品線 圖/網絡
支持 Openwrt 意味着對於極客玩家來說,這臺 CPE 承擔了不只是路由器的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省下了另外購置軟路由的錢。
作者就在先前購置了一臺鯤鵬 C8-668 圖 / 別爲饅頭
作者就在先前購置了一臺鯤鵬 C8-668,配合鯤鵬無限在社羣中發放的大流量卡,目前配合 Openwrt 系統使用,體驗大體良好。就我個人而言,鯤鵬對待消費者的姿態是最低的,這意味着他們更願意傾聽、滿足來自社羣用戶的真實訴求,像是天線皮和流量卡。這個品牌有些營銷甚至「真誠」到有些違背商業規律。這在一個技術出身的創始人身上,既合理又可信。
然而,作爲 CPE 領域的新玩家,鯤鵬無限當前產品迭代快、系統開發經驗不足,產品的散熱設計和信號設計都有提升空間。如果你不希望折騰,烽火也許會更加適合你。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個品牌,5G CPE 還有中興、OPPO 等非常多玩家,限於篇幅,本文不再一一列舉。
▍「頻段」重要嗎?
頻段,簡單來說就是設備所能接收和發送無線信號的頻率範圍。不同的運營商、不同的地區,所使用的 5G 頻段可能有所差異。如果你的設備不支持當地運營商使用的頻段,那麼即使有 5G 網絡覆蓋,你的設備也無法連接。在中國大陸生產的聯網設備,支持國內常見頻段都不是問題。
但如果你有出境需求,可能需要查詢目的地的常用 5G 信號頻段。
我國四大運營商的頻段劃分
中國移動
900MHz(Band8):用於 2G/NB-IoT/4G
1800MHz(Band3):用於 2G/4G
2GHz(Band34):用於 3G/4G
1.9GHz(Band39):用於 4G
2.3GHz(Band40):室內使用,4G
2.6GHz(Band41,n41):用於 4G/5G
4.9GHz(n79):用於 5G
中國聯通
900MHz(Band8):用於 2G/NB-IoT/3G/4G
1800MHz(Band3):用於 2G/4G
2.1GHz(Band1,n1):用於 3G/4G
2.3GHz(Band40):室內使用,4G
3.5GHz(n78):用於 5G
3.4GHz(n77):與電信、廣電共同用於 5G 室內覆蓋
中國電信
850MHz(Band5,BC0):用於 3G/4G
1800MHz(Band3):用於 4G
2.1GHz(Band1,n1):用於 4G
3.5GHz(n78):用於 5G
3.4GHz(n77):與聯通、廣電共同用於 5G 室內覆蓋
中國廣電
700MHz(Band28,n28):用於 4G/5G
4.9GHz(n79):用於 5G
3.4GHz(n77):與電信、聯通共同用於 5G 室內覆蓋
不同頻段的特性也有所不同:
低頻段(700MHz、900MHz):穿透力強,覆蓋範圍廣,適合農村或偏遠地區,但帶寬相對較窄,速度較慢。
中頻段(2.6GHz、3.5GHz):兼顧覆蓋和速度,是 5G 網絡的主力頻段。
高頻段(4.9GHz):帶寬大,速度快,但覆蓋範圍有限,穿透力差,適合在城市密集區域部署。
另外,在基站方面,廣電和移動有共建共享的基站,而電信和聯通有部分基站共建共享。在選擇運營商時,可以參考同陣營的運營商信號。
▍「鎖頻鎖小區」真有那麼神嗎?
鎖頻指的是設備僅連接特定的頻段,而忽略其他頻段。這意味着設備會優先或僅使用某一頻段的網絡資源。
鎖小區指的是設備僅連接特定的基站小區,而不自動切換到其他更優的基站。這通常用於確保設備始終連接到信號最強的基站。
5G CPE 的「頻點掃描」功能 圖 / 網絡
一般來說,由於信號最強的基站不一定是速率最高的,因此你可以通過逐個嘗試的方法,找到最合適的 5G 基站並且鎖定。然而,由於運營商可能的「半夜關基站」等操作,鎖定基站也可能劣化使用體驗。
作者的建議是,除非鎖小區有非常顯著的速率增益,否則不需要手動鎖定基站。
▍如何判斷信號質量?
信號質量的關鍵指標
1. 信號強度(Signal Strength):
通常以 「信號條」或具體的 dBm 值(分貝毫瓦)顯示。
信號條:設備界面上常見的圖形表示,通常有 0 到 5 條不等,越多表示信號越強。
dBm 值:負值越接近 0,表示信號越強。例如,-50 dBm 表示非常強的信號,而 - 100 dBm 則表示非常弱的信號。
2.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
表示信號強度與背景噪聲的比值,單位爲 dB。
SNR 越高,表示信號越清晰,連接質量越好。一般來說,SNR 值在 20 dB 以上爲良好,低於 10 dB 則可能存在較多幹擾。
另一個顯著影響連接速率,但與信號無關的指標是 QCI。
QCI,全稱爲「QoS Class Identifier」,中文可以簡單理解爲「服務質量等級標識」。QCI 數字越小,網絡包傳輸優先級越高。在人多密集場所,基站負載較大的情況下,QCI 優先對於網絡連接的增益是非常可觀的。
QCI 等級對照表 圖 / 網絡
目前絕大多數物聯網卡都是 QCI9,也就是最低優先級。但也有一些 QCI6 的物聯網卡,使用體驗就基本達到普通電話卡的體驗水平了。
▍後記
這篇文章又是籌備週期非常長的一篇。去年 9 月,我剛剛走進大學,推銷「校園卡」的攤檔打着「新生大禮包」的旗號,佔據了校園幾乎所有新生聚集的角落。那段時間,有不少朋友來問我「校園卡」和「校園網」是個什麼東西,有什麼區別。
但非常可惜的是,那會兒的我,還沒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當時儘管這篇文章已經開始準備,但我對於電話卡的瞭解僅限於「在網上有些線下營業廳辦不到的套餐,流量很多,但是可能有坑」。
後來,我在 B 站等等平臺看到了非常多賣流量卡的 UP 主,從他們集團化運營的背後,逐漸看到了背後的號卡分銷平臺,看到了不菲的佣金,以及套餐的組合操作。當時這篇文章就已經進入草稿箱,但是我還是覺得不夠。
由於我們的校園網只有 30M 的下行速率,大一整一年,我不知道在等待下載完成這件事情上浪費了多少生命。
一年過去,我在無意中進入了鯤鵬無限的社羣,瞭解到了物聯卡和 CPE 這個全新的領域。於是,所有知識都連起來了。
5G 真的有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嗎?
當然。
5G 對於我們普通人的感知最深的應用,就是讓所有人都能隨時隨地享受寬帶級別的高速率互聯網連接。
希望你能記得,在家庭寬帶進入「萬兆時代」的當下,4G 網絡的普遍速率,仍只有不到百兆;限速 30M 的校園網,仍然比比皆是。
5G 不是什麼虛無縹緲,5G 有潛力成爲一條「不帶線的寬帶」。無論漂泊何處,有網絡的地方,就有通往互聯網世界的入口。
https://sspai.com/post/92452?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別爲饅頭
責編:克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