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叛逆、難管的孩子乖乖聽話?建議直接收藏

▎人民醬說:

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我們和孩子的互動是一種探索和討論,還是一場吼罵和指責。

全文3852字丨閱讀共需3分鐘

編輯丨人民醬

作者:西瓜媽 來源:女兒派(ID: nverpai)

《劉墉談親子關係與溝通》一書中有一句話:

然而現實中,很多家長,卻面臨着這樣的境遇:

你一開口,孩子就嫌煩;

你說往東,他偏要往西;

你說過的話,也總被他們當成耳邊風;

看似是孩子叛逆、難管、不聽話,實則是父母的溝通方式出現了問題。

那麼如何說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呢?

這12張圖,或許能夠告訴你答案。

少一些比較,多給一些明確的訴求

:看看隔壁皮特,他一直準時到家,不像你。

:儘量準時回家,這很重要。

教育學家張梅玲說:

總是不停地拿孩子做比較,無疑是在孩子的心口上扎“刀”。

這麼做,不僅不會有鞭策的效果,還會加速他的叛逆。

和孩子溝通時,少些無意義的對比,多些明確的訴求。

比如,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你希望他應該怎麼做?

你表達的越清楚,就越能得到孩子理想的迴應。

少一分責備,多一分寬容

:看看你做了什麼!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當心。

北師大教授錢志亮指出:

贏得孩子的方法,從來不是打罵和責罰,而是足夠的寬容和接納。

當孩子犯錯時,收起你的疾言厲色。

當你用寬容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錯誤,孩子自然也會用感激的心來與你合作。

少一些專制,多一點商量

: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我知道你還想再玩一會兒,但是我們要去看奶奶咯。

心理學有兩個對立的教育理念,一個是“明智型教育”,一個是“專制型”教育。

“專制型”父母說一不二,強行介入孩子的抉擇;

而“明智型”父母,會以過來人的智慧提醒孩子,但不會做過多的干涉,凡事都商量着來。

當孩子越長越大,他越不想被掌控。

和孩子溝通,少一些專制和強勢,多用商量的口吻。

當孩子感覺到被尊重時,他們才能卸下防備與你親近,這時你的話也纔有了分量。

少一些物質獎勵,多一點精神鼓勵

:你洗碗的話我就給你糖吃。

:還記得那次你幫我洗碗嗎?真是幫我大忙了!

心理學家萊帕曾將一羣愛畫畫的孩子,分成兩組。

他對第一組孩子說:

而對第二組孩子卻說:

三週之後,這羣孩子,出現了兩極分化:

第一組孩子的繪畫興趣驟降,很多人甚至不願再動筆。

而第二組孩子,則興趣高漲,和以前一樣熱愛繪畫。

用物質獎勵去刺激孩子,只能激起他們一時的鬥志。

時間久了,只會讓孩子逐漸麻木,失去做事的動力。

父母的鼓勵、擁抱和讚賞,這些精神上的滿足纔是孩子源源不斷的能量和底氣。

少一些敷衍,多一點回應

:我怎麼知道?

:我現在對這個不太清楚,但是我會去了解的。

教育專家陳美齡曾說過一句話:

有一次,她正在廚房炒菜,孩子走過來問她:

她立馬關上了火,對孩子們說:

簡單幾句話,既保護了孩子的探索欲,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所以,不要總是抱怨,爲什麼跟孩子說話,他總是不理?

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先阻斷了溝通的渠道。

下次,當孩子再有求於你時,多一些耐心的迴應吧。

敷衍的對話,只會關上他的心門。

少一些埋怨,多一點趣味

:快走!我還要等你多久啊。

:和你比賽誰更快準備好!

知乎上一個匿名網友分享過一段經歷。

她的兒子,有嚴重的拖延症,做事也總是慢吞吞的。

爲此,她傷透了腦筋,吵過、罵過、埋怨過,可不但一點用沒有,反而激起了孩子強烈的控訴和反感。

後來,她聽從朋友建議,轉換風格和思維,以“打比賽”這種充滿趣味的方式,激起孩子的勝負欲。

慢慢地,孩子學習變得自覺了,效率也被提升了上來。

教育家斯賓塞說:

想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靠的不是打罵,更不是抱怨和指責。

營造輕鬆愉快的互動氛圍,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纔是教育的最佳途徑。

少些呵斥,多些共情

:別哭了!

:我知道你現在多難過,我也一樣。

紀錄片《鏡子》裡有個男孩叫張釗,進入高中後學習壓力很大。

他曾不止一次向父母哭訴,希望得到安慰,可父母不但不理解,反而粗暴地呵斥:

幾次下來,他便心灰意冷,開始了對父母的報復。

早戀、鬥毆、輟學......幹了很多不該乾的事。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想變壞,張釗的叛逆完全就是父母在溝通中沒有做到共情。

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少一些責備、警告、呵斥,多使用“我知道、我明白、我瞭解”這類句子去共情孩子的情緒。

當我們俯下身,溫柔地傾聽,尊重、理解和包容他的時候,我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會關上耳朵。

少些負面假設,多點正向激勵

:你如果不好好吃飯,就會又瘦又小。

:要好好吃飯,像爸爸一樣強壯、聰明。

美國心理學教授丹尼爾·韋格納曾做過一個“白熊實驗”。

他告訴參與實驗的學生,可以想任何事情,但就是不要想白熊。如果想了白熊就要按鈴。

結果,平均每個人都在五分鐘內按了6次鈴。其中一位女生,在努力剋制的前提下還按了15次。

這就是“諷刺性反彈”的作用,越是被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想做,甚至忍不住要做。

我們說不行、不許的時候,孩子只聽到了後面的詞,那個“不”字就會自動被過濾。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做某件事,就要少做負面假設,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少做評價式溝通,多去和孩子閒聊

:你看上去不太高興。

:我們來聊一下吧。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讓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靠聊天。

實際上,閒聊不僅是激發潛力的最佳途徑,也是最能治癒孩子的方式。

在猶太家庭裡,有一個非常盛行“海沃塔”聊天法。

意思就是聊天時通過提問、回答、對話、討論來延展和探討問題。

這種看似漫無目的的閒聊,但其實比簡單敷衍的評價,更有溫情和力量。

在談話中的一問一答、一來一往,不僅營造了一種歡樂民主的溝通氣氛,也能激發出更多值得“聊”的話題,探究出孩子的心理和情緒。

溝通時,少一些終結式的評價,多說些沒用的“廢話”。

這些和孩子閒聊的日子,是難得的親子時光,也是連接心靈的橋樑。

少打擊,多引導

:你弄錯了,把它給我!

:讓我給你變個魔法,把它迅速搭出來。

知名藝術家謝勇說:

打擊式教育,只有打擊,沒有教育,最後的結果也必將是兩敗俱傷。

在和孩子的溝通中,如果想給他建議,不要直接打擊,也不要着急否定。

找到他好的一面,用欣賞和鼓勵的力量,讓他堅信自己的能力,從而去調整,或者用積極正向的語言去引領他進步。

比如孩子數學有題目不會做,可以這樣引導他:

溫柔地鼓勵,智慧地引領,這會比粗暴的攻擊更有力量。

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建議

:不準再看電視了!

:我們一起去玩遊戲吧?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開場白總是這樣:

企圖用父母的身份讓孩子服從命令,結果往往差強人意。

《小歡喜》中的媽媽童文潔,說話很強硬,和兒子溝通不是命令,就是大吼大叫,長期下來,兒子對她很排斥。

反觀爸爸方圓說話溫聲細語,有什麼事都和孩子商量着來,所以他的話兒子不但能聽進去,還能記在心裡。

和孩子溝通,命令一旦開始,談話就結束了。

你想讓孩子從某一件事中抽離出來時,不要直接下達命令。

不妨試着提供一個選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建議。

少做妥協,多堅定立場

:給你,不許哭了!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這不可以。

從孩子心理髮展進程來看:

3-6歲,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時期,他們開始逐步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爲。

但是,他們一邊遵守規則,一邊也在不停地挑戰規則。

撒嬌、哭鬧,這些都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看看是否可以用這些手段逼迫父母妥協。

如果父母一旦鬆口、服軟,他們也就找到了攻城的方法,最後會一步步攻城略地。

所以,一旦告訴孩子“不行”的時候,就一定要堅定立場,用行動告訴孩子:

如果你擔心孩子會受傷,那就記得在拒絕他們的時候,先共情,再否定。

這樣,他們會知道爸爸媽媽是愛我的,也是有原則的。

聽過一句話:

深有同感。

和孩子最有效的溝通,是俯下身、彎下腰,用耳朵和心靈去感受孩子的情緒。

只有先讓孩子接收到愛,他們才能感知到你發出的信號,對你敞開心扉,跟着你的指揮去彈奏生命的樂章。

一起做會說話、懂溝通的父母,成爲孩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吧!、

*來源:女兒派(ID: nverpai),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這裡都懂;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

*注: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部分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也許你會喜歡

【社交】

【方法】

【真實】

【羨慕】

添加教育助理個人微信號( dangyang002 )爲好友,備註您孩子的年齡或自己的身份,我們將把您加入到相應的羣裡。共享家庭教育資源福利。

歡迎關注人民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