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不斷炊!全臺首座五大功能食物銀行臺中啓用

1919食物銀行臺中園區今天掛牌成立,也是全國首座多功能食物銀行園區,爲弱勢者伸出援手。(盧金足攝)

臺中市議員楊正中(左起)、市府社會局長呂建德及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希望爲弱勢者助一臂之力,免於斷糧之虞。(盧金足攝)

社會局長呂建德(右)與市議員楊正中希望解決園區自來水接管問題。(盧金足攝)

1919食物銀行臺中園區包括中央倉儲、實體食物銀行、惜食處理、中央廚房及培力食育教室等5大功能。(盧金足攝)

1919食物銀行在爲弱勢家庭送6年食物包後,特在臺中西屯區設立全國首座多功能食物銀行園區。(盧金足攝)

1919食物包內容豐富,包括主副食、日常生活用品,市價約2500到3000元親送至受助家庭。(盧金足攝)

園區建置中央廚房,外界捐贈或收取回來的各式食材,經烹調、冷卻、真空包裝後,冷凍配送,提供1919弱勢兒童課後陪讀班,或銀髮族俱樂部共餐。(盧金足攝)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食物銀行」在全國擁有多個據點,具備充沛的志工人力及服務經驗。(盧金足攝)

全國首座結合中央倉儲、實體食物銀行、惜食處理、中央廚房及培力與食育教室等5大功能的「1919食物銀行臺中園區」,今天(17日)在臺中市掛牌營運,社會局長呂建德表示,佔地900坪食物園區,能接收市場和大賣場的即時食品和NG蔬果,將成亞洲食物銀行的模範,讓弱勢者有尊嚴的得到物資挹注,這是一項光榮任務,希望有一天1919食物銀行能獲諾貝爾和平獎。

由基督教救助協會設立,全國首座推出「惜食5環」,結合中央倉儲、實體食物銀行、惜食處理、中央廚房,及培力/食育教室等5大功能的「1919食物銀行臺中園區」,今天在西屯區正式揭幕。

同時臺中市政府第11個愛心食物銀行聯盟店,也與「1919食物銀行」合作,在園區內正式掛牌營運,超過200多名食物銀行工作者與捐贈企業共襄盛舉。

針對園區關切的自來水接管問題,市議員楊正中大力奔走,社會局長呂建德也允諾,會與市府相關單位研議,加速自來水接管,解決用水問題。

活動一開始,由救助協會理事長謝光哲與天韻合唱團演唱1919食物銀行主題曲《你給他們吃吧》,謝光哲表示,這首歌是描寫耶穌用一個小孩奉獻的五餅二魚,行神蹟讓5000人吃飽的故事,希望大家一起支持1919食物銀行,讓臺灣每個飢餓的人都得着溫飽。

1919食物銀行臺中園區擁有中央倉儲、實體食物銀行、惜食處理、中央廚房及培力食育教室等5大功能,也是全國首座多功能食物銀行園區,呂建德表示,1919食物銀行加入後,擴大服務中部地區弱勢家庭約500戶,將資源深入社區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這是光榮時刻!」呂建德說,1919食物銀行剛好補足了公部門的不足,在兼顧受助戶需要與尊嚴中,讓他們有再出發的機會,臺灣能得到政府補助的低收入與中低收入戶,約佔總人口的2.8%,若把貧窮線訂在10%,則至少還有7%的家庭,即約60萬戶未能得到照顧。

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指出,臺中市政府致力打造無飢餓、資源不浪費的城市,該協會規畫1919食物銀行臺中園區時,即受到市府的大力支持,特別在區內開設一實體食物銀行-「1919食物銀行臺中西屯服務中心」,並與臺中市政府合作,成爲其第11個愛心食物銀行聯盟店。

夏忠堅說,1919食物銀行臺中西屯服務中心分短期與長期兩種救助方式,申請救助的弱勢家庭經社工訪視評估後,即可領取3-6個月的物資。依人口數每月最高可獲配2000點數,於開放領取的時間內自行選取所需物資。

若領取期滿,但經評估仍有中、長期需求者,則可列入1919食物銀行中、長期的受助家庭。每兩個月由其鄰近的1919服務中心志工,將1919食物包, 包括主副食、日常生活用品,市價約2500到3000元親送至受助家庭。

近年來,減少食物浪費已是全球共識,「惜食」更已成爲臺灣全民關切的議題,1919食物銀行在爲弱勢家庭送6年食物包後,特在臺中西屯區設立全國首座多功能食物銀行園區。

基督教救助協會中區辦事處蔣主任表示,園區內的中央倉儲是1919食物銀行的中區集散中心,未來臺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等中部5縣市的1919服務中心志工,每兩個月將至此領取食物包,再親送至受助家庭。

今年中區共有54家1919服務中心加入食物銀行的行列,每次將送出約500份食物包。另外,倉儲內亦存放救助協會各式救助器械,可於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內啓動相關救助機制。

園區也收取各市場、賣場、超市所提供之生鮮惜食、麪包,或生產過程中之醜蔬果、格外品,經1919志工整理包裝後,供應陪讀班或銀髮族俱樂部,以減輕其食材花費,並減少資源浪費。

此外,外界捐贈或收取回來之各式食材,將由園區內符合HACCP認證之中央廚房烹調、冷卻、真空包裝後,冷凍配送,提供1919弱勢兒童課後陪讀班(1919陪讀班)晚餐,或銀髮族俱樂部共餐。

園區也爲實體食物銀行受助戶開辦社福資源、債務協商、財務管理、健康養生等培力課程,具體給予心靈支持與技能培訓。建立溫室專業養殖黑水虻,達到園區零廚餘的目標。同時也將開放園區,提供各界舉行惜食、資源永續活動或課程,鼓勵大衆關懷食安與食育議題,以善盡世界公民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