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在古籍文獻中稱作鬼方,長期與華夏爲敵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宣稱三星堆是夏朝,這是毫無根據的推測。三星堆的名稱是近代纔出現的,大量古籍文獻記載表明,三星堆就是長期與華夏民族爲敵的鬼方。

然而,由於古籍文獻對鬼方的記載相當有限,以致現在人連鬼方究竟在何處恐怕也搞不清楚。古籍中雖然沒有明確說明鬼方的地理位置,卻一直清楚地指出,鬼方就是楚國的鄰國。至於楚國在什麼地方,這就不用多說了吧?

爲什麼說鬼方是楚國的鄰國?根據司馬遷《史記·楚世家》的記載,楚國人的先祖是帝高陽顓頊,他的子孫後代中有一個叫陸終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叫季連,羋姓,楚國人就是他的後代,而他的母親,也就是陸終的妻子就是鬼方人氏,《索隱》引《系本》是這樣說明:“陸終娶鬼方氏妹,曰女嬇。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晏安;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

其他古籍文獻也是如此,如《世本·帝系》雲:“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

既然陸終的妻子是鬼方人氏,那就說明鬼方應當就在楚國的附近,找來找去,也只有長江上游的巴蜀才符合鬼方的特徵。

鬼方女嬇爲何會成爲陸終妻子?

那就從陸終的父親叫吳回說起,根據《楚世家》記載,他是顓頊的子孫後代,兄弟倆率領北方盟軍討伐共工氏到達南方楚地的。然而由於某種原因,兄弟倆發生內訌,吳回誅殺了他的兄弟長,南方由此而陷入了混亂,這就是古籍所載的九黎亂德。

吳回雖然奪取了最高的權力,但也讓南方陷入了長久的混亂,爲了儘快結束這種混亂局面,於是便與昔日的死敵講和。他的死敵正是被他們追殺的共工氏,逃到巴蜀地區後才躲過一劫,只是從此以後不再稱作共工氏,而是叫鬼方。

共工氏是上古時期的能工巧匠,主要從事手工製作和商業貿易。共工氏被顓頊打敗後,一部分沿長江逃往巴蜀地區。巴蜀地區匯聚了來自天下各地的能工巧匠,鬼方因此得以崛起,並創造了燦爛的三星堆文明。

長江水道是巴蜀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鬼方人生產出來的產品需要通過長江水道輸送到天下各地,而且從外地採購的原料也需要通過長江水道運回巴蜀地區,因而也希望儘快結束混亂局面,以便恢復正常的貿易往來。在長江的中下游,吳回的勢力最強,於雙方一拍即合,促成這對政治聯姻,吳回的兒子迎娶了鬼方氏之妹。

在鬼方的幫助下,吳加穩住荊楚之地的局勢,結束了南方的混亂,他的死敵就是九黎往東逃竄,來到長江下游的崑山,也就是良渚文明圈立足。

當然,鬼方的擴張步伐並沒有結束,陸終的兒子長大後,勢力一直擴張到長江下游,有史以來南方第一霸主昆吾氏就在崑山崛起。

眼看整個長江流域就要成爲鬼方的勢力,北方地區經過帝嚳、帝堯、帝舜三代治理,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時候大禹治水成功,華夏的勢力與鬼方發生碰撞。

九黎的首領與昆吾本來都是顓頊的子孫後代,只是因爲爺爺發生內訌才走到對立面,面大禹是顓頊之孫,與他們爺爺同輩,大禹的勢力到達南方後誅殺防風氏,九黎族紛紛投入大禹的懷抱。

大禹當然也不會放過昆吾氏,但昆吾畢竟也是顓頊的子孫後代,而且背後有鬼方,經過一番較量後便形成這種格局:大禹完全掌控長江下游,後來被他劃定爲揚州,長江中游劃定爲荊州,由投靠大禹的昆吾掌握政權,鬼方依然掌握神權,這大概就是荊楚地區巫風盛行的原因吧!

爲何出現這樣的格局?綜合各種古籍來判斷,大概是大禹前往巴蜀地區與鬼方進行談判。鬼方爲了增加自己的籌碼,展示了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大禹在經過三峽時看到地勢險要,知道自己奈何不了鬼方。雙方各有所需,最終達成和解。鬼方知道大禹治水出色,希望大禹能夠幫助鬼方改造巴蜀的水利工程,而大禹也想趁此機會學習鬼方的青銅鑄造技術。

相傳大禹期間就鑄造出九鼎,然而之後相當長時期,青銅鑄造並不出色,大概與北方地區局勢動盪有關,畢竟華夏的青銅鑄造最先掌握在昆吾氏手中,而夏朝在太康失國之後,對原先屬於大禹勢力的昆吾氏缺乏有效的控制。

成湯崛起後,由於滅掉了昆吾氏,激化了巴蜀與中原王朝之間的矛盾,但真正讓二者走上敵對關係是激烈競爭關係,雙方爲了搶奪青銅資源展開你死我活的較量。

夏朝能夠與鬼方和平相處,原因是鬼方的青銅產品能夠銷往中原地區,換取更多財富,但商人掌握了成熟的青銅冶煉工藝後,對原材料的需求劇增,與鬼方的矛盾日益激化了。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鑄造這些青銅器的原料從何處來?很可能是昆吾氏中原地區採購,然後後向巴蜀地區輸送的。昆吾氏被滅後,鬼方鑄造青銅器的原料來源便成問題了。爲了獲取鑄造青銅的材料,他們只好向東擴張,於是便與商王朝發生直接衝突。

這場衝突就是歷史著名的“高宗伐鬼方”。很多古籍文獻都記錄了這場規模龐大的戰爭,其中影響較大的便是《詩經·商頌·殷武》,這首詩就是歌頌武丁討伐荊楚叛亂的,這首詩一開始唱道:“撻彼殷武,奮伐荊楚。罙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詩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到鬼方,但《竹書紀年》的相關記載可以印證:“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

此外,《易·既濟》卦爻辭也有補充:“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綜合這些古籍記載,長達三年之久的“高宗伐鬼方”就發生在南方的楚地。鬼方就在楚地的西邊,長江上游的巴蜀地區。

通過對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進行研究分析,我們還對上古時期的鬼方有更加全面的瞭解。從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物造型就可以看出來,人物造型十分詭異,大概就“鬼方”的來由。

其實,類似的詭異現象在上古共工氏陣營中是普遍存在的,大家看看良渚遺址的神人獸面紋,再看石峁遺址的神人像,是不是覺得這些圖形顯得十分詭異呢?

在這場爭奪青銅資源的大戰中,雙方都竭盡全力。經過三年苦戰,商朝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在打敗鬼方後,挑選部分俘虜放回去。當然,放人也是有條件的,他們必須將鬼方貴族的親屬以及各類能工巧匠捉起來送到商朝,當然也包括所有的青銅器,凡是貴重的東西都成爲商朝的勝利品。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基本上是祭祀用品,大概是因爲這些器具特別笨重、不太常用纔會埋在地下,而常用的東西比如武器和生活用品,被他們隨身帶走了。爲了逃避追殺,他們只好逃出巴蜀,逃往甘肅、陝西等地方,成爲後來的鬼方。我們所能夠了解到的鬼方,大概就是這些人,真正的鬼方是三星堆文明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