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鶯大橋月底通車 侯友宜冒雨視察

新北市長侯友宜(右二)3日在議員林金結(右一)與洪佳君(左二)陪同下視察三鶯大橋,侯友宜表示,三鶯大橋9月底可全部通車,在2023臺灣設計展登場時,就會發揮最大的交通疏導量。(柯毓庭攝)

新北市政府爲提升三鶯地區交通,推動三鶯大橋改建,新主橋提前4個月於今年1月完工,全線預計9月底完工通車。新北市長侯友宜3日冒雨前往視察,他指出,新北市立美術館10月舉辦2023臺灣設計展,三鶯大橋完工後可有效緩解車流。

中度颱風海葵來襲,石門水庫調節性泄洪,侯友宜昨視察三鶯大橋,提到水庫泄洪後到大漢溪,下游第一關就是三鶯大橋,溪水會沿着大漢溪兩側往樹林、鶯歌、新莊流動,他要求一定要妥善啓動防洪閘門,在泄洪過程中保護周圍居民。

侯友宜指出,三鶯大橋是當地最主要的通廊,經過這幾年大家努力,主橋已經完成,兩邊的慢車道、人行道也即將完工,預估9月底可以全部通車,剩下無關通行的環境工程也會在明年2月一併完成,預計在2023臺灣設計展登場時,發揮交通疏導量。

新北市工務局表示,早期橋樑設計未考量機車及人行專用道,人車混流爭道,加上鶯歌端彎道半徑小、事故頻傳,市府評估後爭取共23億元經費改建,其中7成由中央補助,以邊拆舊橋、邊蓋新橋方式分2期輪流施作,除了提升行車安全與便利性外,因應颱風來襲的龐大雨量與石門水庫泄洪後首當其衝,三鶯大橋也在橋下環河路匝道增設防洪閘門,大幅提升地區防洪能力。

工務局說,完工後的三鶯大橋把汽機車、行人與腳踏車分開,車道總共6線,還有新增通往環河道路的車道,除了增加行車安全性,也讓車流更順暢。

新北市議員卓冠廷表示,三鶯大橋自改建工程動工,地方就引頸翹望,以前因爲人車混道,死傷意外頻傳,一直希望有關單位儘快解決,未來通車後,汽機車與人行分流是否落實、連接環河匝道是否有效疏導車流,及相關標誌與引導是否清楚有效,全都要評估、檢視,才能判斷改建工程是否真正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