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聚焦「經濟」 擺脫成見方能掌握北京政壇脈動
▲ 中共第二十屆二中全會去年2月28結束,原訂同年10月召開的三中全會延遲近一年,今在北京召開 。(資料圖/翻攝新華社)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中國共產黨於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基於中國大陸所堅持「以黨領政」政治體制,因此中國共產黨各項政治集會,自然就會成爲全球各方觀察中國大陸政治脈動與社會發展關鍵節點。
假若對比歷年來國際社會關注中國共產黨政治集會程度,顯然依據媒體報導、學者評論與專家分析之力度與密度來看,北京政局發展確實是逐漸成爲全球關注不容忽視之焦點。誠然中國大陸國力崛起是最基本因素,但在近年來北京對於國際事務不再是消極應對,而是轉趨立場堅定積極表態,甚至在處理切身利益時,更會密切主導有所作爲;因此更讓其他國家更加重視中國共產黨各項關鍵政治集會。
正因如此,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正式召開之前,就已經成爲多個媒體報導評論,並且推估此項政治集會所研議政策方針,將會對國際社會與特定區域或是國家,產生何種衝擊與影響?甚至還有繼續延伸此等臆測,提出如何因應北京政策之應對方案建議。
▲ 近年來北京對於國際事務不再是消極應對,而是轉趨立場堅定積極表態,甚至在處理切身利益時,更會密切主導有所作爲。(圖/翻攝 新華社)
不過由於國際社會知識界對於中國大陸黨政體制與政治文化,普遍缺乏具體認識,因此針對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所發表之相關媒體報導評論與智庫研析報告,經常是在投射本身主觀期待與渴望,而非依據客觀證據按步就班提出合理研判。
正因如此,國際社會普遍認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勢必將會分析當前經濟形勢,處理各項發展問題與困境;甚至無視新華社新聞通稿所強調,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還是堅持會議重點將是經濟,而非置重點於深化改革議題。
誠然深化改革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但兩者涵蓋範圍與針對重點,其實落差甚大並不相同。特別是中國大陸黨政決策機制與政治運作上受政治文化所左右之潛規則來說,中央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最高權力機構,其所作決策必然影響經濟發展,特別是體制性改革方案,更對經濟發展會有舉足輕重之影響力,但將其集會議事格局窄化成專門處理經濟問題,此乃見樹不見林之誤解與偏見。
▲ 中央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最高權力機構,其所作決策必然影響經濟發展。(圖/翻攝 新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筆者已經多次公開呼籲,本次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將會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深化全面改革、推進中國現代化的決定》草案,而此項政治文件則是應對十八大三中全會所決議之《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大陸政治體制發展與政策變化有其脈絡可循,不去理解整個前世今生髮展變化歷史軌跡,自然就難以提出合理推論。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此次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深化全面改革、推進中國現代化的決定》草案,最後是否將會影響對臺戰略方針與外交政策?基本上從以往涉及深化改革政策作爲,多半是指向內部體制來看,着墨應當相當有限。所以狹義來說,本次二十屆三中全會應當不致於讓北京處理兩岸關係與對外政策,產生讓人訝異變化與調整。
但就廣義來說,中國大陸與國際社會密切接軌,兩岸互動儘管受到臺北主政者強力約制,但雙方民間與商貿密切往來勢頭很難輕易扭轉。因此大陸各項體制改革是否將影響全球並衝擊臺灣社會,仍然值得戒慎恐懼密切關注,絕對不能光從表面涉臺文字不多或是甚少論及國際規範,就認爲中國大陸內部體制改革,其將不會具備重大影響之外部效應。
臺灣各界專業社羣若要精準解讀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首先必須擺脫成見正確定位,方能無誤掌握北京政壇政治脈動。兩岸互動往來如此相依,政局判斷與政策解析仍是公私部門不可迴避之重要功課!
▲ 兩岸互動往來密切,政局判斷與政策解析仍是公私部門不可迴避之重要功課!(圖/路透)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梅花新聞網」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