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短評丨向智,向新,向未來

仲春時節,萬物並秀。

3月27日,2025中關村論壇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盛大開幕,與會嘉賓將共議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爲全球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新啓示。

未來已來,唯覺醒者永立潮頭。

中關村論壇年會不僅是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平臺,也是前沿技術展示應用的舞臺,發揮着“科技風向標”的作用,爲各地科技創新提供了寶貴的借鑑與啓示。山東,作爲經濟大省和工業強省,如何從中關村論壇中汲取養分,推動自身科技創新邁向新高度,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山東作爲全國唯一一個41個工業行業大類齊全的省份,擁有雄厚的傳統產業基礎,近年來積極向新興產業領域進行突破創新,取得顯著進展。例如,海爾搞工業互聯網十餘年投入百億,歌爾被蘋果砍單後不到兩年便實現了王者歸來,濟南的浪潮服務器敢和英特爾叫板,深度數科集團秉持數字驅動、科技創新的理念,在票據、數據、數貿服務方面推陳出新,亮點頻現。

在科研平臺建設上,山東也成果斐然。2023年新佈局21家省技術創新中心,總數達到136家;2024年山東新增全國重點實驗室15家,總數達到36家,居全國前列,爲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

展望未來,山東傳統產業具備深厚的發展基礎和潛力,其轉型升級亦具備廣闊空間,面對新的技術趨勢、新的產業發展要求,必須聚焦重點、突出優勢、找準方向,朝着培育新動能持續發力。傳統產業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厚植土壤,新興產業以新技術、新設備反哺傳統產業,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培育新動能的主陣地,絕對不能忽視或放棄傳統產業,“不能把手裡吃飯的傢伙先扔了”,而要加快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的“頭雁”效應,帶動傳統產業全鏈條整合創新。

站在春天裡,我們依然滿懷期待,相信未來,山東終會走出一條自己特色的創新之路。(文/李想)

閃電評論,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