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男孩光腳上課事件續:老師扔鞋惹爭議,學校迴應引發熱議。

把一個7歲的孩子打得怕上學,這得有多缺德?這起發生在山東德州的體罰事件一經曝光,立刻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孩子不過是不小心弄髒了地板,結果語文老師居然指使其他學生把他的鞋脫了,扔進垃圾桶。孩子剛撿回來穿好,還沒緩過神,數學老師直接上手,二十多耳光不帶喘氣的,打完還強迫孩子脫鞋。接着,兩位老師又是一輪體罰加羞辱。說是“教育”,但誰看不出來,這分明是赤裸裸的霸凌。

打個小孩都要“二打一”,這兩位老師真是不嫌丟人。關鍵是,學校的處理措施也寒心得很:辭退涉事的兩位合同制教師,僅此而已。家長憤怒,社會譁然,大家都想問一句,教育系統這“遮羞布”還能蓋多久?

我們都知道,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應該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指路人、守護者。可如今呢,有些老師成了“情緒發泄器”,對一個7歲的孩子下手如此狠毒,事後還無所謂地拍拍屁股走人。辭退一個“臨時工”,真的能讓人安心嗎?家長交出孩子,圖的是什麼?是信任,是希望,是讓孩子得到尊重和關愛,而不是讓他們在老師的威壓下學會忍氣吞聲!

再看看學校的反應,光辭退就完事了,這叫處理問題還是逃避責任?這可不是一起簡單的體罰事件,而是一連串深層次問題的縮影。現在的教育環境下,師資隊伍的培訓和監督都流於形式,校園裡的“隱形暴力”卻越來越猖獗。誰敢相信,放在監控攝像頭下的施暴都能如此肆無忌憚,那沒有監控的地方,又會有多少孩子在默默忍受?

社會各界紛紛要求加強監督和管理,這當然沒錯。但問題在於,哪怕設立了再多規章制度,如果校園內缺乏一顆真正“愛護學生”的心,這些制度都不過是擺設。

把孩子交給學校,家長不是爲了讓他們在教室裡被羞辱、在走廊上被抽耳光。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而非暴力。

行文至此,筆者想問:當一個孩子在學校裡不再敢穿鞋、不再敢擡頭,這樣的“教育”究竟還剩下什麼?難道只是生硬的分數和冷冰冰的紀律?如果教育系統不盡早反思,不徹底改變,那誰能保證,下一個被毀掉的孩子不會是你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