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投資 固定收益機會大

2023年投資建議

儘管經濟衰退已成爲2023年不可避免的大概率事件,但金融資產的實際反彈,往往又比景氣落底要更早反應,投信業者表示,投資人在2023年初應着重高品質的固定收益投資,而隨着已開發市場的政策利率逼近高點,且經濟數據也會日漸趨於穩定,投資人應轉而關注股票配置的投資時機,因爲在經濟週期的早期復甦階段,股票資產通常會提供最強勁的報酬。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將先弱後強,預期美元先穩後弱。儘管已開發市場在2023年的經濟表現將低於預期,但由於各資產類別的估值都相對具吸引力,所以預期2023年對投資人而言或許會是更好的一年。另外,聯準會2023年不太可能在貨幣政策上出現180度的大逆轉,目前預計2023年聯準會仍會緩慢升息,即使升息到頂,降息的時程較有可能落在2024年,而非2023年底。

在資產配置上,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2022年現金爲王將不會延續到2023年。首先,歐洲(不含英國)、亞洲(不含日本)與新興市場的估值面都已低於15年平均,投資級與非投資等級債的利差也比長期平均更大。第二,雖然市場面臨衰退風險,但在經濟的恢復期間,風險性資產通常能提供較高的報酬。第三,股市的觸底時間通常領先經濟數據和獲利好轉,因此投資人應該準備分批佈局風險性資產。

尤其債市歷經2022年的洗禮,債券資產現在的殖利率更高、估值更佳,隨着殖利率提升,債券市場相對於股票市場的吸引力也跟着提升;另有鑑於聯準會的升息已近尾聲、多數股票已修正到歷史平均值以下、及大陸經濟將在今年重新開放,亞洲股市可望在今年享受到多元輪動的題材,建議留意股票資產的投資機會。

保德信投信指出,去年由通膨壓力引發有史以來最快速的升息循環,股債市皆面臨拋售,股六債四組合跌幅更創下百年來最差表現,遠低於百年平均的9.5%,不過,眼見兔年有望逐步扭轉去年金融市場的頹勢,建議投資人上半年將資金佈局在高評等的投資級債,接近第二季時則可伺機逢低佈局股票資產。

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李怡勳表示,市場預期貨幣緊縮政策會爲企業獲利帶來壓力,全方位打造債息、股息、權利金收入等多元固定收益來源的多重資產基金,相對能多提供一分下檔風險保護,躍升抵禦上半年市場變數的投資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