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掛牌,下屬三大創新平臺將加速成果轉化

上海合成生物產業發展又取得積極進展。2024年4月14日,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在張江掛牌。

據介紹,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成立於2023年11月,是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與指導下,由國內領先的科技產業服務機構聯合頭部合成生物學科技創新合作伙伴共同發起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的非盈利機構。創新中心以非盈利方式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非盈利組織、領軍企業等廣泛合作,面向全球開展合成生物領域人才網絡搭建、技術合作、概念驗證、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

該機構目標和願景是希望依託上海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先發的科研實力、國際化的合作網絡和完備的工業體系,抓住合成生物學重構世界經濟格局的歷史機遇,以產業落地爲導向,建設合成生物學領域全球領先的開放合作體系、工程轉化體系和產業發展體系,形成創新鏈、產業鏈和人才鏈相融合的合成生物學創新生態,打造合成生物學產業集羣。

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理事、上海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李積宗向界面新聞記者記者透露,未來,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將以開放式創新的方式,結合學術界、工業界各方資源的統籌在一起,圍繞着生命科學、高價值分子、大衆化學品建設三個合成生物學創新平臺。

此外,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還將扮演橋樑作用,不斷引入國際頭部企業、國際資本參與我國合成生物產業。李積宗說。

合成生物學,作爲未來生物產業發力的一個關鍵方向。

波士頓諮詢發佈的《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白皮書2024》顯示,全球合成生物學產業過去五年經歷了高速增長 ,市場規模從2018 年的53 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超過17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達27%。預計全球合成生物市場在可見的未來仍將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在2028 年將成長爲體量達到近500億美元的全球型市場。

這一頗具市場前景的產業,也得到了上海市、區等多級政府政策資源的支持。

2022年11月21日—《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和產業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瞄準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等重點領域,佈局若干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

2023年9月,《浦東新區加快培育高端生物製造產業集羣行動方案》指出,計劃到2025年底,招引培育行業領軍及細分領域頭部企業10家,新增上市企業3-5家、初創企業50家、區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10家;引進3個以上頂尖科學家及團隊,建設3-5個高能級創新載體與共性服務平臺,在部分核心關鍵技術及裝備材料形成突破,同時提供跨區域創新網絡初步構建、生物製造創新產品市場準入、示範應用等政策制度保障。

相關政策引來了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機構落地。

2023年10月,上海高博腫瘤醫院宣佈落戶外高橋。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首家研究型醫院,爲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關鍵環節補上最重要的一環。

高博腫瘤醫院官方信息披露,該院將立足臨牀研究公共服務,以疑難重症腫瘤診斷與治療、臨牀研究、生物醫藥及器械的產業轉化爲目標,打造與國際標準接軌、滿足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需求的研究型醫療組織,提升臨牀研究效率與質量,加速推進細胞與基因產業創新成果轉化。一期400張牀位已投入運營,二期300張牀位預計2026年投入使用。

高博醫療集團副總裁、高博腫瘤醫院執行院長馮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高博醫療在5年裡面已經服務了超過180家企業,啓動超過500項的臨牀實驗,那麼其中70%都是創新藥的臨牀實驗,約350項是創新藥臨牀實驗。治療領域涵蓋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等。這些前端醫療成果和藥物的產生,都有合成生物的功勞在其中。

馮晨表示,合成生物學爲人類與癌症、腫瘤的對抗中,提供了更豐富的武器。而此次落戶上海,正是得益於上海在合成生物領域的人才優勢、臨牀資源以及生物醫藥企業的聚集效應。此次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將搭建起更加便利的平臺,加速國內創新藥的成果轉化,造福腫瘤患者。

合成生物學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大批行業應用場景落地。

如化學和材料中的部分基礎化學品及聚合物,農業和食品中的少數食品添加劑、植物蛋白及發酵蛋白作爲替代蛋白,醫療保健中創新細胞和基因療法、部分原料藥合成,以及消費品中的部分功能性小分子和重組膠原蛋白技術等可應用合成生物學。

除生物醫藥外,國內合成生物龍頭企業之一的嘉必優也宣佈,與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高價值分子平臺合作簽約。

嘉必優生物技術(武漢)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易德偉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將把合成生物模擬計算團隊遷至上海,進一步進行合成生物學底層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