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博物館20歲了!“鎮館之寶”曾拍攝中國最早月球和日食照片
摘要:一起仰望時光裡的星空
一座博物館,講述的是時光,驚豔的是歲月。
在平均海拔只有4米的上海,地處99米高的佘山之巔——上海陸地最高處的上海天文博物館,與生俱來有着一種獨特氣質。
這裡是建於1900年的佘山天文臺原址,現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中國近現代天文學史上諸多有意義的“第一次”發生在這裡。
某種意義上,本月迎來開館20週年的上海天文博物館,承載的是百餘年春秋的“天文記憶”。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中擷取了一些片段,讓我們一起仰望時光裡的星空。
【中國近代第一臺大型天文望遠鏡】
上海天文博物館是一幢19世紀晚期風格的法式建築,房間高達4.8米,每個房間都有保存完好的壁爐。樓頂上的瓦片是100多年前從法國馬賽運來的,上面還寫着法文“馬賽”。
“鎮館之寶”是中國近代第一臺大型天文望遠鏡,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見下圖)。其穹頂直徑達10米,可360度旋轉,還可開啓天窗。所謂“雙筒”,是指兩個口徑爲40釐米的鏡筒,分別用於觀測和拍照。
這臺望遠鏡曾經拍攝了許多歷史上的珍貴瞬間——
1901年的弦月,環形山清晰可見,這是用光學望遠鏡在中國拍攝的最早的月球照片(見下圖);
在中國拍攝的最早的月球照片
1907年拍攝了日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望遠鏡拍攝日食(見下圖);
1910年和1986年兩次觀測了哈雷彗星。這是人類最早發現的一顆周期彗星,每隔76年左右迴歸太陽附近(見下圖)。世界上只有少數天文臺觀測到哈雷彗星的兩次迴歸。經過修繕,這臺百年望遠鏡現已恢復觀測能力,到2061年很有可能成爲世界上唯一拍攝到哈雷彗星三次迴歸的望遠鏡。
佘山天文臺是我國最早珍藏天文底片的天文觀測機構,就在樓頂的觀測室,有一處向下的樓梯直接通往底片庫。這裡珍藏着用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所拍攝的7000餘張天文底片。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底片如今已被數字化,得以更加長久地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天文博物館的帕蘭子午儀能自動記錄恆星過子午線的時刻,它曾參加過1926年和1933年的國際經度聯測,1964-1965年還曾被搬到海南三亞進行過選址觀測(見下圖)。
【徐光啓和蔡尚質】
一座博物館,最重要的元素莫過於人。而徐光啓和蔡尚質於上海天文博物館而言,無疑具有標誌性。
上海天文臺的前身是徐家彙天文臺和佘山天文臺。緊挨着上海天文臺的文定路,正得名於諡號“文定公”的徐光啓,他是上海本地最早的天文學家,曾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1607年,徐光啓和利瑪竇合譯的《幾何原本》前6卷出版,這是中國最早出版的西方科學書籍。1872年,法國傳教士在徐光啓墓地附近建立了徐家彙天文臺。
從1882年元旦起,徐家彙天文臺向上海各報社發佈中國沿海天氣預報。1930年應格林尼治天文臺邀請參加了月掩星的國際觀測合作,每年2次向格林尼治天文臺郵寄觀測資料。徐家彙天文臺由此成爲中國現代天文學研究的肇始。
19世紀末,在徐家彙天文臺工作的法國天文學家蔡尚質等人,募集了10萬法郎,從法國巴黎高梯爾光學工廠定製了“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這臺重達3噸的望遠鏡,本來準備安裝在徐家彙天文臺,但徐家彙一帶都是鬆軟的泥地,難以承受其重,這才另建了佘山天文臺。
蔡尚質是佘山天文臺首任臺長。他是一位非常勤勉的天文學家,從留下的大量觀測記錄和天體照片來看,從1900年到1925年他幾乎從未錯過任何一個可以觀測的晴天。
【怎麼吸引更多人停留】
在佘山之巔開展天文科普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初。 儘管當時到佘山還沒有公路,需先乘長途汽車到青浦趙巷,再換乘小木船,“在田間小河浜裡一槳一槳地劃上兩三個小時,才能把船搖到佘山腳下的碼頭。”即便如此,依然無法阻擋人們“看星星”的腳步。
上海天文臺黨委書記侯金良研究員,30多年前還有過乘小木船的體驗,參與觀測用的就是如今的“鎮館之寶”。“通過望遠鏡看到坑坑窪窪的月球,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侯金良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上海天文博物館每次組織觀星活動報名通知剛發出去就爆滿,可見需求旺盛。
3年前,上海天文博物館啓動最大規模升級改造。對於老態龍鍾的“百年望遠鏡”有兩個修繕方案可供選擇,一是以更小成本讓其成爲古董;二是讓它再次動起來,提供沉浸式體驗。儘管困難重重,爲發揮更大科普價值,在上海市科委和松江區政府大力支持下,上海天文臺選擇了後者。今年暑假,這臺煥然一新的“百年望遠鏡”還分批接待了100多個前來觀測的家庭。
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負責人湯海明,曾是著名外企的一名工程師。2004年上海天文博物館建成之際,他放棄外企高薪成爲一名“科普人”。2009年7月22日,長江流域發生過一次壯觀的日全食。從重慶到上海,忙於組織觀測的湯海明每天把3塊手機電池和充電器帶在身上,不亦樂乎。
如此令人激動又適合公衆參與的天象畢竟不是常態,距離市區40多公里的上海天文博物館同樣具有“潮汐性”,怎麼吸引更多人停留?
“現在,‘博物館’的味道比較濃,但‘科技館’的味道比較淡。”湯海明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誕生了“北京時間”的上海天文臺,近年來在“探月”“探火”“北斗”等任務以及基礎天文學研究中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上海天文博物館正考慮把這些最新科研成果第一時間呈現。此外,博物館每年接待觀衆25萬人,未來將進一步增加互動性,利用多媒體和和最新虛擬展示技術普及更多天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