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優化調整重點領域招生結構規模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日前,《上海市強化重點領域人才精準供給 動態調整高等學校招生結構規模實施方案》正式發佈。方案提出,到2026年,建立健全學科專業結構和招生規模調控聯動機制,推動適應市場需求的學科專業招生規模持續擴大,理工農醫類專業招生佔比進一步提高,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分類發展更加協調,支撐“2+3+6+4+5”產業招生規模明顯擴大,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更加匹配。

根據方案,上海將優化調整重點領域招生結構規模。一是保持基礎學科招生規模穩中有升。適度增加基礎學科專業布點,穩步增加理科和基礎醫科招生規模。二是提高理工農醫招生規模和比例。從2023年到2026年,理工農醫學科門類碩士研究生招生佔比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理工農醫專業門類本科生招生佔比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提升電子與信息、交通運輸、裝備製造、土木建築、醫藥衛生等高職專科專業大類招生規模,從2023年到2026年,理工相關專業大類在校生規模佔比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三是擴大重點產業人才招生規模。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引導現有培養規模偏小且缺口較大的強相關學科專業加大招生規模,引導已達到一定培養規模但仍有缺口的學科專業適當增加招生計劃。四是增加急需緊缺領域招生規模。圍繞本市重點產業和未來產業、社會需求強的領域,擴大相關學科專業招生規模。五是增加專業學位招生規模和比例。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爲重點,統籌發展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新設碩士學科專業以專業學位類型爲主,碩士研究生增量計劃主要用於專業學位招生。六是嚴控過剩學科專業招生規模。

在推進人才供給模式改革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強本專科專業大類培養,創新重點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分類建設人才培養平臺,推動校企合作共建專業,改革學位論文成果評價。

上海還將建立監測預警機制,開展本專科專業“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監測評估,建立有進有出的專業增減機制。對培養規模過大、增長過快、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偏低、培養質量下滑等本專科專業進行預警並提出整改要求;對特殊的保護性專業,確實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可予以預警整改並推進落實整改措施;對其餘整改不力、效果不好的專業,以及連續5年未招生的專業予以撤銷處理。

作者:任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