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金獵人”貼錢捕野豬:全國分佈200萬頭造成危害,專家建議主動防禦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

正值玉米、土豆的收穫季節,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新營鄉黃家溝的村民張先生卻有不小煩惱:莊稼地挨着林區野豬出沒,啃過的玉米棒子散落一地,土豆也被拱出吃掉,實在心疼。不想一年的辛苦勞作,最後顆粒無收,張先生迫切希望解決野豬糟蹋莊稼的問題。

其實不只是西吉縣,野豬在全國多個省市已經致害。據國家林草局2024年1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野豬危害防控的建議”覆文指出,經科學、綜合評估,野豬在我國28省有分佈,數量200萬頭,已不存在生存威脅,且很多省份數量過高,其中致害省份達26個。

今年9月23日,西吉縣林草局發佈遴選野豬綜合防控項目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的公告,計劃獵捕西吉縣域內40公斤以上的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經費預算爲72萬元,該公告引發社會關注。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張明海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野豬治理已經是國際性難題,其缺乏天敵、繁殖快、適應環境強,再加上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向好,因此氾濫成災。當前,捕獵是減少野豬致害最直接、見效的方式。

公開招募“賞金獵人”

西吉縣地處黃土高原中心地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還被稱爲“馬鈴薯之鄉”。近年來,西吉縣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9.9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96.8%,水土保持率達78.87%。

西吉縣林草部門有關工作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隨着退耕還林、人工造林、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全縣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恢復和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顯著改善,部分動物種羣繁衍快,數量激增,導致人與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西吉縣2024年野豬重點獵捕範圍分佈圖 (圖源:西吉縣林草局)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野豬專項調查技術報告成果,截至2023年8月,西吉縣域內野豬種羣數量約2600頭,重點分佈區域在新營鄉、火石寨鄉、白崖鄉等鄉鎮以及月亮山、掃竹嶺、劉家山等林場,主要破壞林區周邊種植的農作物、林區苗圃地幼苗、經果林、油松等。

西吉縣林草局相關工作人員說,由於野豬受天敵控制效果弱,適應性又較強,且危害行爲常常出現在凌晨,令人防不勝防,危害尤爲突出,致害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的事件經常發生。村民用放炮仗、結對巡護、設置高音喇叭等方式驅趕,但效果都不理想,“2023年,西吉縣遭受野豬致害的受損莊稼面積估算達1000畝左右,今年以來,西吉縣受野豬破壞的農作物損失估算也接近200萬元。”

“我上山幹活的時候跟野豬正面相遇了,目測有300多斤,獠牙有10公分長,看到我後直衝而來。我腿都嚇軟了,趕緊跑。”西吉縣紅耀鄉小布村村民浦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在上山幹農活時曾遭遇野豬追逐,幸好家裡養了一隻狗,當天狗看到野豬後衝向野豬將其嚇跑,人沒有受傷。

浦先生說,除了這次可怕的遭遇外,他還目睹過十多頭的野豬羣在山溝裡覓食,“破壞了莊稼心疼也就算了,但如果傷着了人,問題就大了。所以我打了護農隊的電話,希望他們來幫我驅趕野豬。”

10月19日,正值秋收季節,西吉縣新營鄉地裡的拖拉機載滿土豆

9月23日,西吉縣林草局發佈遴選野豬綜合防控項目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的公告,計劃獵捕西吉縣域內40公斤以上的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經費預算爲72萬元。雖然此前已有江西、浙江等地組織狩獵隊獵捕野豬,但西吉縣林草部門制定規程、公開遴選獵捕野豬隊伍,引發了社會關注。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西吉縣林草局對捕獵工具、方法等方面作了要求,要求獵捕隊伍必須配備無人機、紅外相機、獵犬10只以上、獵夾、軍工刀數把、鐵網、防護服等工具;根據獵捕野豬工作的安全性,將採取投食誘捕、圍網、籠捕、獵犬獵捕等方法,不得對其他野生動物進行獵捕。獵獲後的野豬嚴禁食用、嚴禁流入市場,將進行無害化處理。

經過遴選,6支隊伍在全國20支報名隊伍中脫穎而出。公示期結束後,10月17日,西吉縣林草局對獵捕隊進行了相關培訓,併發放了西吉縣野豬獵捕證。18日,這些入選的隊伍在西吉縣正式開始獵捕野豬。

捕獵野豬危險還需倒貼錢

拿到獵捕許可證的10月17日當晚,金勇護農隊的隊員們就上了山,幫助新營鄉黃家溝的村民張先生驅趕獵捕野豬。金勇護農隊是西吉縣本地的護農隊,在此次遴選中成功入選。自2022年起,他們曾多次參與當地和附近縣區的野豬危害防控獵捕工作,獵捕超過200頭野豬。

10月28日,西吉縣新營鄉黃家灣玉米地的野豬腳印

金勇護農隊隊長高勇勇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此前就接到了張先生的多次來電“地裡莊稼被野豬糟蹋嚴重,希望幫忙驅趕野豬”,但無奈之前沒有拿到獵捕許可證,拿到證件就立馬上了山,“這次我們分配在新營鄉、紅耀鄉、火石寨鄉三個鄉,需要在一個月內獵捕50頭成年野豬。”

對於護農隊來說,晝伏夜出是常態。10月17日晚7時許,高勇勇帶着隊員和獵狗進了山。經過查看,玉米地裡滿地都是野豬的腳印,有的腳印甚至比人的拳頭都大,地裡還有不少野豬沒啃完的玉米棒子。根據經驗判斷,這附近有20多頭野豬。

熱成像無人機很快升空。高勇勇介紹,熱成像無人機尋找野豬是他們獵捕野豬最主要的方式,通過無人機可以在高空看到林子裡的熱源,搜尋確定野豬位置後,再放獵狗攻擊。17日晚10時許,熱成像無人機裡有了野豬的圖像信號,野豬正在玉米地裡啃食玉米。一聲令下,15只獵狗一擁而上,將野豬咬翻在地。

拿到了開門紅,但正如高勇勇所說,獵捕野豬需要耐心,也需要運氣。10月18日晚上降溫起霧,進山換了幾個地點均沒有收穫,只能早早收工;10月19日晚上下雨,缺乏獵捕野豬的天氣條件;20日晚進山搜尋6個小時,無人機發現野豬,但無奈林子太密,最後丟失野豬蹤跡……一連三晚,金勇護農隊都空手而歸。

10月20日,金勇護農隊冒雨在山林搜尋野豬

10月22日晚上,金勇護農隊上了山,23日凌晨3時許,成功獵捕到一頭300斤的野豬,隨後又獵捕到了兩頭100斤左右的野豬。高勇勇坦言,一晚三頭野豬緩解了此前幾晚都沒有收穫的壓力。經過總結,他認爲野豬可能因爲受到驚嚇,後半夜纔會下地覓食,之後的獵捕工作中,他打算每天晚上10點再進山。

高勇勇也曾遭遇險情,一頭將近400斤的野豬曾直接衝向他們,幸運的是人躲開了,車被撞壞。總的來說,獵捕野豬是個危險且辛苦的技術活。

“這幾年我虧損了40多萬元。”高勇勇說,自己喜歡養狗和打獵,護農工作得到官方承認,他的愛好也合法化,但其實賺不了錢,反而還會貼錢。這幾年,他參與了多次野豬種羣捕獵任務,也曾拿到過數萬元補助金,但並不能覆蓋日常的支出。

高勇勇介紹,獵犬的投入比較大,其獵犬市場價都在3000元以上,也有價值上萬元的,在獵捕過程中,獵犬會有死亡和受傷情況;再其次是油錢及護農隊四五名隊員的日常開銷,還有獵犬的吃喝,一年下來得花不少錢。此外,無人機支出也是大頭,雖然獵捕野豬效率高,但一臺熱成像無人機就需要數萬元,炸機後修理成本高昂。有時候摔得四分五裂還不能修,只能重新買,2024年已經炸了三臺無人機,損失10多萬元。

野豬在全國26個省份致害

國家林草局官網2024年1月“關於進一步加強野豬危害防控的建議”覆文指出,經科學、綜合評估,專家認爲野豬在我國28個省份有分佈,數量200萬頭,已不存在生存威脅,且很多省份數量過高,其中致害省份達26個,對當地羣衆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符合調整基本原則。

早在2017年,國家林草部門就關注到野豬危害問題,並要求做好調控野豬種羣和防控野豬危害工作。在寧夏,不僅僅是西吉縣存在野豬致害問題,固原市多個區縣野豬致害也屢見報端。據第二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六盤山山地—寧夏地理單元常規調查)資料顯示,六盤山地區除西吉縣外,涇源縣、隆德縣、彭陽縣、海原縣等6個縣區也均有野豬分佈,野豬種羣數量爲1.6萬—2.4萬頭,種羣平均密度爲1.42—3.14頭/平方公里。

2024年10月18日,一頭野豬被無害化處理

2021年,國家林草局在14個省區開展野豬危害防控綜合試點,多地積極探索開展獵捕調控、主動預防、肇事補償等。寧夏回族自治區入選綜合試點,將防控野豬危害工作納入“林長制”考覈內容。

在江西九江,建立了市委政法委、公安局、市林業局等17個部門和單位參與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聯席會議制度,林業和公安部門合作建立健全獵捕管理、槍支管理等安全保障制度,全市共成立護農狩獵隊伍7支。

在安徽黃山,劃定了狩獵區,確定狩獵期,實行野豬限額獵捕,不得突破區域年度限額獵捕量。同時還規定,狩獵人員必須持有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發放的《狩獵證》和市公安機關核發的《持槍證》進行狩獵,每次狩獵活動不得少於2人。

2023年6月,多地致害的野豬被移除《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國家林草局相關文章指出:“將野豬從‘三有名錄’調出,不僅有利於社會發展和羣衆生產生活,更便於羣衆結合實際採取獵捕或者其他防控措施處理野豬致害問題。”

專家:主動防禦是根本途徑

野豬爲何氾濫成災?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張明海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野豬是雜食性動物,食性廣,適應性強,無論是山地還是森林,野豬在全國絕大部分省區都有分佈,再加上近年來生態環境向好,陸生野生動物生存環境得到改善,因此野豬數量激增,氾濫成災。在國際上,野豬治理也是一個難題。

10月19日,金勇護農隊隊員給獵狗們穿戴護甲

“在野生動物危害嚴重地區,雖是無奈之舉,但通過獵捕減少野豬等非保護野生動物,卻是緩解和降低人與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的衝突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張明海提出建議,應當開展野生動物種羣的調控,建立起種羣監測、預警預報信息平臺,在確定種羣調控數量時,一定要在全面調查受害區域野生動物分佈數量,並估算出其生態容納量的基礎上開展此項工作。

野生動物種羣調控最終使種羣應維持在一個什麼樣的理想水平?張明海介紹,他曾提出一個野生動物危害防控的“生態—經濟閾值(Eco-economic threshold)”概念,即在某一地區對野生動物危害防控過程中,一方面應將某一有害野生動物種羣大小調控在該物種環境容納量之下、最小生存種羣數量之上的適宜範圍內,並確保該種羣能夠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正常發揮其生態功能;另一方面,應使該物種調控後的種羣大小對人類及經濟財產所造成的威脅或損害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並確保人類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在這兩方面的綜合需求基礎上所確定的該物種種羣數量之值即爲野生動物危害防控的生態—經濟閾值。”

10月23日凌晨3時許,金勇護農隊的獵狗們圍攻野豬 (圖源:受訪者)

張明海說,從長遠看,開展主動防禦纔是從根本上破解人與野生動物生存空間衝突的途徑。目前,主動防禦野生動物危害的方式較多,譬如對野豬建立高壓脈衝電圍欄、架設鐵絲圍欄、修築圍牆、壕溝等;危害農田期哄趕、光照、氣味驅除等,以及在危害嚴重的農田斑塊改變耕種的作物類型等,但目前主動防禦的效果參差不齊,因此強烈呼籲有關科研部門儘快研發投資小、效果好、易操作的主動防禦技術。

此外,及時、合理開展致害補償是緩解人與野生動物衝突的最受歡迎的管理策略。張明海說,由於野生動物危害頻發地區往往是我國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林區,補償資金不充足、補償標準不統一,迫切需要全社會參與並關注人與野生動物衝突,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拓寬補償資金籌措渠道,同時主管部門應出臺全國統一的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標準。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