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從蔡英文過境 反思臺海和平(林思洋)

正於中美洲出訪的總統蔡英文(如圖),回程時將過境美國洛杉磯,屆時她會否在雷根圖書館演講,備受各界關注。(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本次出訪展開10天9夜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有支持者力挺蔡本次過境美國的停留時間達到5天4夜,認爲這麼長的時間就是突破,也有學者從其下飛機時所走的紅毯距離很短,認爲這次的訪美行程接待規格不夠。從國際關係的形勢上來看,美臺關係相較往年更趨緊密,然而美中兩國的貿易戰依舊持續,也在國際影響力上彼此競合,其中臺灣便在裡面扮演着微妙的角色,從中取得一個平衡點、維持兩岸和平發展最貼合臺灣的需要。

蔡英文這兩屆的任期持續往美國靠攏,雖然「美臺關係」空前友好但也觸碰中國大陸底線,無疑使得臺海形勢更加險峻,也使得馬英九任內所建立起來的兩岸和平與互信有所衰退。事實上臺灣的安全環境這幾年來日益惡化,兩岸的矛盾不斷加深,大陸軍機繞臺成爲常態,臺灣的戰略縱深亦受到壓縮。民進黨一面倒向美國的「親美」策略,使得臺海形勢日益險峻,美國雖然表示「可以提供臺灣購買武器」,但從未承諾臺海出現戰爭一定會保護臺灣。

當前美國已通過《臺灣旅行法》,但本次出訪依舊以「過境」名義,行程上也避開華盛頓,雖然是爲了規避北京可能的反制,但也可從中見到美方的保守態度。亦即美國不願意爲了臺灣過度刺激中國,從而造成新一輪臺海危機。蔡英文在「過境美國」期間,有美國人在街道上抗議「臺灣不要把美國拉進戰爭」,可以發現當前已有美國人感覺到危機,憂心美國因爲臺灣問題與中國出現戰爭。從當前國際衝突的案例上觀察,雖然俄烏關係與兩岸關係並不相同,但俄烏衝突中的美國並未直接參與戰爭,也提醒我們不宜一面倒的傾向美國,而是以烏克蘭爲借鑑,避免臺灣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宏都拉斯在當地時間3月25日下午宣佈,該國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回顧自蔡英文當選以來,已有九個國家與臺灣斷交,這使得與臺灣建交的國家進一步減少到13個。在臺灣邦交國日益減少的背景下,蔡英文致力於增加臺灣的「國際影響力」,只能從國際社會的關注度着手。於是有一部分人認爲「臺灣的國際影響力原本比較小,但由於中國大陸的威脅增加了,所以讓臺灣變得非常重要」。由此我們可以反思,倘若臺灣的國際影響力增加,是建立在「中國大陸威脅」的擴大上,是否符合兩千三百萬民衆的期望呢?

對比起馬英九的赴陸祭祖行程,雖然一部分人認爲臺灣受到矮化,但其護持兩岸的和平發展與交流往來,卻有着實質的助益。事實上,臺灣與大陸隔海相望,歷史人文與地理位置有着緊密連結,經貿與民間上也有着相互依賴與社會關係,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臺灣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和平發展穩定的環境,只有迴應了人民真正的需要,避免兩岸的矛盾與對立,纔是體恤民衆需求、照顧百姓的展現。(作者爲國際關係研究學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