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僅兩個月便降價,五菱星光“背刺”車主遭投訴

自去年開始的價格戰持續至今,新能源汽車的購入門檻不斷下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以可負擔的開銷體驗新技術,但與此同時,頻繁變動的售價令部分老車主感到利益受損。

比亞迪以7.98萬元的起售價推出秦PLUS榮耀版後,長安啓源、哪吒汽車、北京現代等選擇降價。五菱也做出跟進決定,旗下星光高配版插混轎車下降6000元至9.98萬。

降價效果立竿見影,數據顯示五菱星光高配版在隨後一週銷量翻倍至1611輛。

但作爲一款去年12月才正式上市的車型,五菱星光過快的調價速度讓現有車主不滿。與比亞迪時隔一年推出秦PLUS新版不同,五菱星光上市到降價用時僅兩個多月。

銷售人員對此回覆稱,“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但不少已購車主不能接受這一說法,在第三方平臺黑貓投訴汽車黑榜上,上汽通用五菱排在榜單第一位,投訴原因普遍爲五菱星光提車兩月便出現價格變動。

五菱汽車承諾給降價前提車的用戶延長一年整車質保作爲解決方案,不過這並沒有讓所有用戶滿意。

消費者要求品牌做出更有力的賠償,可接受的方式包括現金返還、贈送保養或油卡。有星光車主向界面新聞表示,選購時主要看重這款車的高性價比,但此次跟風降價沒有充分考慮到已購車主的權益,損害了消費者對五菱品牌的信任。

具體到期望的解決方式,該車主表示不一定需要完全等同差價,如果以保養的方式計算,“大約六次,接近市場價2400元左右能夠感受到品牌解決問題的誠意。”

這一訴求在五菱銷售人員看來並非完全合理。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品牌需要遵循市場規則做出價格調整,他認爲,漲價時顧客不需要補差價,降價後可能也難以得到足額補償。

五菱在龍年春節對價格戰的快速響應與品牌亟需向上突圍有關。憑藉宏光MINI EV精準的定位、低廉的售價以及出圈的營銷,五菱在微型電動車市場立足。但當其它主流汽車公司向下延伸,五菱迫切需要一款能夠在接近10萬價位市場施展影響力的產品。

寶駿雲朵不及預期的銷量加劇了五菱的危機感。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寶駿雲朵近半年的月銷最高水平爲3000輛左右,大概爲同期的競爭對手海豚的八分之一。

在雲朵之後上市的星光車型,代表着五菱再次向上嘗試。敏銳把握市場定價動向顯得尤其重要,這或許是品牌不得不跟進降價潮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五菱並非在龍年春節價格戰後唯一因跟進引發已購車主不滿的汽車品牌。長安啓源A05在上市半年後將起售價從8.99萬元調整至7.89萬,消費者同樣要求退款賠償。

調價事件發生的同時,部分車主還表示了對五菱星光產品質量的質疑。在第三方平臺上,出現了對五菱星光方向盤異響、中控屏黑屏、續航里程虛標、購車後短期內掉漆等問題的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