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營收 最棒1月
上市櫃公司1月合併營收達3.74兆元,繳出史上同期1月的新高。圖/本報資料照片
上市櫃公司1月合併營收概況
因應AI伺服器需求強勁、美國總統川普祭關稅戰前掀起的搶運潮,業者在農曆春節期間加班出貨,再加上春節消費旅遊旺季效益等多重因素,推升臺股上市櫃公司1月合併營收達3.74兆元,繳出史上同期1月的新高,超越2022年1月寫下3.59兆元的紀錄,年增達7.04%,月減8.96%。
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分析,2025年金蛇年春節假期有9天,其中,影響1月5個工作天,但臺股上市櫃公司1月合併營收刷新同期新高,高達3.74兆元,主要是受惠於客戶需求強勁,AI伺服器供應鏈於農歷春節期間加班趕工出貨,川普關稅戰開打前的搶運潮,以及長假帶動的航空旅遊暢旺,與內需零售消費產業進入傳統旺季的貢獻所致。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分析,2月工作天數恢復,美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亞馬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Meta等的資本支出總額,預料將超過3,200億美元,並未受到大陸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殺出市場的衝擊而縮減,預計2月電子業中的AI相關仍持續熱絡。
此外,雖然川普關稅戰帶來的搶運潮結束,客戶訂單將趨於平淡,但一消一長抵銷下,臺股2月合併營收仍有望月增,並鑑於2024年2月農曆春節低基期僅有2.85兆元的前提,確定今年2月會繳出年增的好成績。
觀察1月營收繳出年月雙增,以營收排序,有臺積電、廣達、統一、臺塑化、聯發科、長榮、富邦金、國泰金、統一超、寶成、中信金、技嘉、聯電、華航、羣創、陽明、微星、金寶、萬海、華新、瑞昱等398家。至於熱絡的產業,則集中在AI晶片、AI伺服器、手機晶片、網通晶片、貨櫃航運、製鞋業等。
而1月營收創新高家數有66家,以內需產業的家數居多,包括統一、統一超、豆府、揚秦、王品、漢來美食、晶華、瓦城、寒舍、新天地、全家餐飲、鈊象、萬達寵物、振宇五金、寶雅,及航空旅遊方面的華航、星宇航空及虎航,與AI相關的崇越、京鼎、川湖、臺光電、瑞昱、貿聯-KY、零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