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終止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雙反” 富邑集團“開香檳”慶祝並宣佈漲價

3月28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從2024年3月29日起,終止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公告發布後,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集團富邑(TWE,Treasury Wine Estates)迅速反應,在全球官網掛出“慶祝文”,稱上述公告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並披露富邑將開始加大力度在中國重建分銷渠道,比如奔富麥克斯、蔻蘭山、奔富一號分銷渠道的重建;比如奔富高端產品線中國市場的配額分配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奔富全球還在上述聲明中指出,“由於奔富Bin和Icon產品組合的需求預計將在短期內超過供應量,富邑最終確定Bin和Icon產品組合的價格上漲,預計將從25財年初生效”。

“雙反”曾重創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

據悉,在2023年10月底,澳大利亞葡萄和葡萄酒協會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下稱"商務部")提出“雙反”複審申請,商務部也在11月30日作出迴應。

據本站財經此前報道,藉着中國進口葡萄酒行業的發展紅利,在2020年雙反調查前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收穫頗豐,甚至可以說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有分析指出,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澳大利亞葡萄酒擁有零關稅的優勢,相比之下,法國葡萄酒的綜合稅率在46%左右;另一方面,相比於歐洲葡萄酒漫長的運期,澳大利亞與中國市場的距離更近,運輸成本上也有優勢。

特別是在2019年,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進入零關稅時代後,當年中國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量也超過了法國酒,在總份額中排名第一。土畜進出口商會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國內共進口澳大利亞葡萄酒14757.7萬升,進口額8.6億美元,佔到中國市場進口酒總額的35.5%,而到2020年1-6月,這一比例已增長至4成。

但這一切,在2020年年中畫上了休止符。2020年7月6日,在收到中國酒業協會的申請後,中國商務部於當年8月18日進行立案調查,最終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徵收116.2%到218.4%的反傾銷稅。

在接下來的幾年,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快速下滑。根據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公佈的數據,自從對瓶裝澳大利亞葡萄酒徵稅以來,澳大利亞對華葡萄酒出口大幅下降,截至2023年6月的12個月中,澳大利亞對華葡萄酒出口僅爲810萬澳元、100萬升,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商的數量也從峰值的2382家降至115家。

土畜進出口商會今年1-9月數據顯示,進口葡萄酒中,法國、智利和意大利三國分列進口前三,澳大利亞葡萄酒未能進入前13位。

澳洲進口葡萄酒曾橫掃中國葡萄酒市場

據悉,在雙反前,受益於政策,澳洲葡萄酒在中國市場迅速跑馬圈地。

根據中國與澳大利亞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葡萄酒爲受益產品。自2015年開始,澳大利亞進入中國的葡萄酒關稅將逐年遞減,至2019年降低爲零。而那五年受益於良好的貿易環境,澳洲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逐年上升,獲得了超乎尋常的快速增長。

據中國酒業協會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書”顯示,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葡萄酒主要存在“量增價跌”的問題,干擾了中國市場的正常秩序:2015年到2019年,澳大利亞葡萄酒在華進口量增長了113% ,進口價格卻下降13.36%,所佔中國市場份額提高了9.7%。

而澳洲葡萄酒的價格形成跟澳洲政府的補貼關聯巨大。申請書描述:爲鼓勵和發展本國葡萄酒產業,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對葡萄酒產業和市場進行了干預,已經嚴重扭曲了澳大利亞葡萄酒生產、供需和價格。導致澳大利亞葡萄酒生產商可以以不合理的低成本生產和營銷葡萄酒,並扭曲了葡萄酒的市場價格。申請書中計算出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到中國的到岸價格爲6723美元/千升,正常價值爲20031美元/千升,傾銷幅度爲202.70%。

實際上,在2019年澳洲酒實現零關稅後,其產品疊加增值稅與消費稅後,綜合稅率僅爲25.55%,遠低於無自貿協定產酒國43.13%的稅負。

2015年,澳大利亞對華葡萄酒出口量爲6857.68萬升,出口額爲5.02億澳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2019年,其出口量便達到了1.42億升,出口額更是創下了12.8億澳元(約合64億元人民幣)的新高。

2015年,澳大利亞在中國進口酒來源國進口額排名中位居第二,但數額卻僅是法國的一半;2019年,澳大利亞超越法國,成爲中國第一大進口酒來源國,且市場份額佔有率超過法國僅10個百分點。同時,中國亦成爲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第一大出口國,佔其出口總額的44%。

富邑集團“開香檳”慶祝爲時尚早

如果說,雙反調查有一家受影響最大的企業,肯定是富邑集團。

據悉,在雙方前中國是富邑葡萄酒最大的海外出口市場。2015-2019年,富邑公司連續五年息稅前利潤複合增長率達到30%,亞洲市場佔其利潤的45%,中國在其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而在2020年7月商務部宣佈將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當天,富邑集團(TWE,Treasury Wine Estates)的股價即大幅下跌,當日跌幅甚至超過14%。與之相對,中國本土葡萄酒產業相關股票則在8月19日(消息宣佈後的首個交易日)紛紛漲停,尤以張裕A、通葡股份等爲代表。

當時曾有富邑集團的中國進口商向本站財經毫不避諱的表示:“澳洲酒被加以高額保證金後,其性價比優勢將大打折扣,無法繼續支撐其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而中國葡萄酒陣營中的大牌企業和精品酒莊將在很大程度上分食這塊蛋糕”。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2020年10月召開的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上,就有百餘位曾是進口酒經營者的商家親自去考察,意在選取相適合的國內酒莊進行長期合作,其中大部分爲富邑的經銷商。

而這幾年,富邑集團更是多次爲取消雙反政策而奔走。如2022年5月17日,中國酒業協會與富邑集團舉行了線上交流會議,雙方圍繞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2023年2月20日,富邑葡萄酒集團奔富董事總經理湯姆·金、奔富大中華區銷售總經理吳明峰一行到訪中國酒業協會,雙方再次座談交流。

2023年8月,富邑集團CEO蒂姆·福特就曾公開表示,將今年高端奔富的全球配額分配時間延遲4-5個月,來應對有可能重新開放的中國市場。而在2023年10月底,澳大利亞葡萄和葡萄酒協會向商務部提出“雙反”複審申請後,富邑集團也是第一時間發佈公告稱,對於相關進展表示歡迎,並表示希望在取消反傾銷稅後,通過一系列計劃重建對中國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業務。

在今日靴子落地後,富邑集團迅速在全球官網掛出聲明,稱上述消息是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以及中國合作伙伴和消費者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其CEO蒂姆·福特在聲明中更是直言:“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到中國的關稅取消是好消息,值得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以及我們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消費者慶祝”。據他披露,富邑集團未來將開始加大力度,在中國重新建立分銷渠道。

此外,富邑集團還在官網披露了多條針對中國市場的相關富邑旗下產品線的變化,比如奔富麥克斯、蔻蘭山、奔富一號分銷渠道的重建;比如奔富高端產品線中國市場的配額分配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奔富全球還在上述聲明中指出,“由於奔富Bin和Icon產品組合的需求預計將在短期內超過供應量,富邑最終確定Bin和Icon產品組合的價格上漲,預計將從25財年初生效”。

但富邑集團的慶祝可能還爲時尚早,目前國內進口葡萄酒市場同樣表現低迷,就算取消反傾銷稅後,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也要面對更嚴峻的市場挑戰。

據媒體報道,從2020年開始,國內進口葡萄酒市場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2018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金額爲28.6億美元,2022年時則被“腰斬”下降至14.3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進口葡萄酒的跌勢略緩,但進口額和進口量依然下降了16%和27%。

在此前的行業論壇上,食土商會副會長於露曾表示,進口葡萄酒市場疲軟,既與現階段國內整體消費需求仍顯不足有關,也與國內酒類市場存量競爭有關,其他酒種擠佔了葡萄酒的市場份額。此外,國內葡萄酒消費場景相對單一,商務宴請等社交場景消費佔絕對主導,家庭消費場景比例極低。

同時業內也認爲,進口葡萄酒市場的低迷,也與酒商在市場營銷中,過度追求儀式化、貴族化,苛求品鑑方式,也阻礙了葡萄酒在國內市場的普及。

目前國內進口葡萄酒商的日子同樣艱難,很多進口酒商對於今明兩年的進口葡萄酒消費市場表現感到焦慮,有進口酒商透露,今年春節期間進口葡萄酒的動銷並不理想,春節前還在拋售中秋的貨,很多進口葡萄酒商選擇將手中庫存產品通過拼多多等渠道低價銷售回籠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