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老齡化問題迫在眉睫 學者:現在不處理 以後更嚴重

臺大校友會文化基金會天今(29)日舉行高等教育改革論壇,邀請(左起)清大校長高爲元、政大校長李蔡彥和成大校長沈孟儒討論全球人才議題。(李侑珊翻攝)

受少子化與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臺灣面臨嚴重的人才與人力短缺問題,臺大校友會文化基金會天今(29)日舉行高等教育改革論壇,政大校長李蔡彥特別提到,當中特別是少子化問題,政府應在30年便遇見這起現象,「現在迴應也許太晚,但不處理以後問題更嚴重」,目前國內情況是3分之2比例的國人養3分之1的人口,預計40年後將會是2分之1人口養另外一半人。

李蔡彥表示,臺灣人口結構已呈現高齡化,如此導致人才、人力短缺,讓我國在國際人力評比上的表現不佳,目前國內情況是3分之2比例的國人養3分之1的人口,預計40年後將會是2分之1人口養另外一半人。

至於少子化的情況,李蔡彥說,政府理應在30年前便遇見這起現象,大學端大多希望透過招收外籍生解決招生危機,但條件好的外籍生大多不會到臺灣就學,選擇來臺讀書的,多是條件優秀但家境較清寒的學生,若國內需要國外人力補充,將獎學金算入教育投資成本應還算划得來,學校端甚至可從獎學金、工作機會兩方面來做強化。

針對學界高階人才網羅,清大校長高爲元指出,清大開設「傑出人才發展基金」,針對教職員釋出薪資提升計劃,盼緩解年輕博士數量劇減、新聘教師困難等危機。

擔任論壇引言人的成大校長沈孟儒認爲,國際人才競爭激烈,我國人口面臨外流與老化的問題,只能靠移民政策補足,但在高教方面,教育政策一定要和國家政策扣合,纔有機會解決招生等諸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