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象 賴應革新除弊

青龍尚未了,蛇字吉聯早已然穿街走巷。家是遊子的港灣,不管龍年在外打拚是飛龍在天還是潛龍蟄伏,慈母倚門望,就是翹盼年節團圓。

乙巳蛇年,在五行上乙爲木、巳爲火,乙巳木火相生,所以這流年的火很旺,是木生火「青龍化蛇」年,會帶來光明之意?還是國會火會更旺?或兩岸、世界局勢更動盪?「巳蛇逢雙春,四牛來耕田」,所謂「雙春」,指的是一年中由於閏月的原因,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是隱喻會更辛勞?還是暗示來年要加倍付出纔有收穫?

以上雖屬術數及民俗傳說,然揆諸國內外局勢發展,似乎不容樂觀。

蛇字,甲骨文象形字,呈蛇盤屈垂尾之形。蛇在華人世界的形象頗爲複雜,既神格化亦妖格化。蛇有小龍之稱,《後漢書.襄楷傳》:「夫龍能變化,蛇亦有神,皆不當死。」小龍有神,是將蛇神格化;蛇爲「五毒」之首,似將蛇妖魔化。

清大考古團隊於桃園市觀音白沙屯遺址,發現距今約四千年前的「蛇形陶把」,或許可視爲古代部族社會巫覡儀式的祭器,使蛇蒙上宗教、神話的神秘面紗,成爲天人溝通的橋樑。

蛇年春吉聯以蛇爲主題,大陸央視春晚主題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爲主,大玩諧音梗,表達事事如意。馬前總統親自揮毫寫下「天闊雲系別螭虎,地回春風見小龍」,螭虎是戰國晚期玉器的紋飾,傳說中是龍子之一,小龍就是蛇。臺北蔣市長吉聯以「蛇馬龍鶴」爲題,臺語諧音「什麼攏賀」,民進黨議員卻批有「統戰」意味,將馬英九與馬龍扯入,雖屬惡意評論,惟蔣市長玩諧音梗過頭,令人感到不知春聯文化爲何。

賴總統的吉聯題詞是「六順和春」,據總統府表示「六」呼應蛇於十二生肖中排序第六的意涵,臺語的「蛇」爲「溜」,有流利順暢之意;「順」代表順遂,「和」寓意和諧,「春」喻生機蓬勃,其音於臺語則爲「興盛有餘」之意。視蛇爲「溜」,且巨蟒稱爲「溜公」,用在總統吉聯上總覺得怪異好笑。

進一步探討「六順」,應出自《左傳》:「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同時提出「六逆」:「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賴總統執政不到一年來,聯合報年度代表字票選第一名即「貪」字,官員貪瀆橫行、朝野衝突、社會分裂、兩岸局勢動盪,件件皆違「六順」而向「六逆」呼應。

歲次更迭,如蟬蛇換皮,賴清德總統應思革除弊害,迎接乙巳年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