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追M2

7月金融數據出爐後,市場討論聲不斷。

根據央行最新披露的數據,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79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561億元,增速爲10.7%;廣義貨幣(M2)餘額257.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M2與社融之間剪刀差再度擴大,達到1.3%,這一差值表現,創下2006年以來新高。

整體來看,7月金融數據總量和結構均欠佳,總體弱於季節性。有分析人士直言,7月金融數據表現明顯走弱,實體融資需求不佳的同時,還需要警惕流動性陷阱。後續政策既需要改善實體預期、提振融資需求,還需要打擊資金空轉、防止脫實向虛。

社融環比明顯回落

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2年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7561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億元,1-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21.7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89萬億元。

而在新增人民幣信貸方面,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同比少增4042億元,與2022年6月的增加2.81萬億元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21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6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86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87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54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59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13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476億元。

"7月社融環比明顯回落,源於需求不足和政府債融資明顯退坡下,人民幣貸款和政府債券兩大支撐因素出現較大縮量。而7月社融同比大幅減少,則主要源於社融項下本外幣貸款均出現明顯減少,同時企業債表現不佳、未貼現票據新增也出現降幅。"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解釋道。

值得一提的是,6月信貸曾出現季節性的衝高。對於7月新增信貸重新走弱,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表示,一方面可能受6月信貸衝量透支影響,另一方面,也是更爲重要的一點則是在於實體融資需求並未得到有效改善。地產風險尚未出清、就業和收入不確定性擾動仍在背景下,居民購房信心和意願偏弱,進而居民中長期貸款需求始終未見起色,同時疫情反覆也對消費端形成擾動。

相較於社融增量與新增信貸不及預期,M2同比增速則是持續處於較高水平。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M2餘額257.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7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6.18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1.8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9.65萬億元,同比增長13.9%。當月淨投放現金498億元。

而在M2增速上,溫彬指出,M2增速維持高位主要源於央行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保持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儘管信貸派生效應減弱,但財政支出穩增長力度加大(7月財政存款增加4863億元,同比少增1145億元),有助於流動性改善。

"M2-社融"剪刀差再擴大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根據央行公開數據對比發現,2022年2月以來,M2增速持續加快,至7月已經是連續4個月保持在10%以上水平。而在6月以11.4%創下2016年5月以來新高後,7月M2同比增速12%再度刷新這一紀錄。

而7月社融增量7561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爲10.7%,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遠不及市場預期的1.4萬億元。環比2022年6月走勢,7月社融增量更是減少了4.41萬億元。1-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21.7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89萬億元。

從這一數據表現來看,M2同比增速進一步超過社融同比增速,兩項數據之間剪刀差再度擴大,達到1.3%,較上月的0.6%大幅提高了0.7個百分點。而這一差值表現,已經超過2015年的高點,創2006年來新高。

這也讓不少分析人士提出了"警惕流動性陷阱"這一說法。中信固收研究團隊便在研報中指出,7月金融數據表現明顯走弱,實體融資需求不佳的同時,還需要警惕流動性陷阱。"M2-社融"剪刀差進一步擴大趨勢,反映短期內"資產荒"問題仍存,銀行間市場淤積的流動性很難傳導至實體,甚至可能出現流動性陷阱。

有商業銀行資深宏觀研究員指出,所謂"流動性陷阱",通俗來理解就是不論央行發多少貨幣,市場就要多少,而市場主體就是不進行投資消費。而流動性陷阱屬於經濟極端情況,央行極端低利率也無法刺激市場主體消費和投資意願,貨幣政策失效。

不過,在上述研究員看來,國內當前情況不屬於這類情況。國內經濟受短期因素衝擊和複雜內外環境,導致出現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暫時不足,國內實際上1-7月信貸社融同比多增,同時,廣大小微、製造業、新興領域融資需求仍旺盛,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對於出現這一差值表現的原因,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一方面,與M2關係密切的人民幣存款增速提升了0.6個百分點,尤其是居民存款同比少減規模超萬億。另一方面,與社融關係密切的表內信貸走弱,人民幣貸款增速下滑了0.2個百分點,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不足的問題進一步顯現。

"二者的增速差擴大,反映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邊際變化明顯慢於貨幣供應的速度。正因此,7月短端流動性寬鬆態勢延續,金融市場資金空轉現象較爲嚴重。"鍾正生補充道。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團隊則表示,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沒有提及"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對貨幣供應的提法也從"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變爲"保持貨幣供應量合理增長"。

"我們預計這意味着對M2增速較快並不會主動壓制,而期望通過M2增長推動社融的回升,後續M2和社融增速的剪刀差或有望在高位維持,直至實體經濟回暖,融資需求回升。"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團隊指出。

LPR下調可期

在央行8月10日發佈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需穩固,結構性通脹壓力可能加大。但總的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保持較強韌性,宏觀政策調節工具豐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央行明確,將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爲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

對於下半年的社融走勢,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稱,下半年國內實體經濟融資回暖抵消專項債發行減少,經濟活動恢復有望帶動信貸需求回暖。國內需求逐步恢復,帶動企業生產,將促進企業債券融資需求,目前貨幣環境有利於企業發債融資。另外,下半年社融數據還可以關注是否提前發行明年部分專項債額度。

展望下階段的貨幣政策,招商銀行研究院認爲,"寬信用"仍然是下半年宏觀政策的重中之重。目前經濟修復動能仍弱,疊加疫情反覆擾動和房地產風險隱憂,預計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中偏鬆"的主基調,支持社融增長。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提到,爲提振貸款需求,要在政策利率(MLF利率)保持穩定的背景下,引導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下調,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督促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儘快落實新增8000億元信貸規模和3000億元專項金融工具,支持基建投資提速。此外,監管層還要加大對銀行考覈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