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貓公園? 動保處憂成蚊子館

臺中市議員張彥彤等提案設立「全室內貓公園」,養貓人士認爲貓咪對環境較敏感,可能不會帶貓去使用。(張亦惠攝)

飼養貓咪的人越來越多,但一般常見狗公園,鮮少聽說有貓公園,臺中市議員張彥彤等人提案,20日建議市府以貓的特性評估在空地及公園部分綠地規畫「全室內貓寵專區」。臺中市動保處則表示,貓的個性獨立,不適合設置公園或專區,恐成蚊子館。

近2年來,寵物登記的貓只數量已超越犬隻,多數縣市皆轉以養貓爲主流,臺中市目前犬隻總數爲13萬隻、貓只爲10萬隻,兩者差距不大;2022年度的寵物登記佔比,貓只就佔了6成,已超越犬隻成長數。

張彥彤等人提案指出,目前各縣市幾乎都有狗狗公園,唯貓咪公園屈指可數,臺中市也未設置,爲滿足貓咪飼主需求,提案設置貓寵專區,過去臺北萬華有一處貓公園,飼主反應兩極,如規模太小、開放空間未限制犬隻進入,可能造成貓狗打架等,市府未來若規畫應以此爲鑑。

張彥彤指出,建議可將空地或公園部分綠地畫設爲全室內貓寵專區,防止貓只走失或其他動物闖入,並嚴加規定僅限貓只可進入活動區,避免發生危險。

社羣媒體上常見飼主與貓咪互動影片,也有不少飼主會帶貓出門「遛貓」,飼養3只貓的鄭姓飼主表示,每隻貓咪個性不一,例如他的貓咪有2只非常怕生,先前還曾因家中頻繁有客人前來,導致壓力過大而泌尿道發炎等,就算有貓公園,也不會考慮前往;但也有飼養豹貓的飼主表示,豹貓需要大量活動,但家中空間不大,因此若有相關空間,管理得宜的話會考慮帶貓去。

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長林儒良強調,因爲貓的個性跟狗不一樣,貓大多喜歡在自己熟悉的空間裡、習慣躲藏;跟狗喜歡接觸人,需要大量運動不一樣,且貓的個性獨立,會垂直跳躍、鑽洞等,容易走失及受傷,認爲不適合建立貓公園。很多貓主人也知道這道理,擔心若真的建了,也可能成爲蚊子館;另據瞭解,臺北萬華那處並非貓公園,而是貓咪意象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