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日本F2與中國殲10C,兩大中型機誰更強?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與鄰國日本各種武器裝備之間的對比,例如039C型與大鯨級潛艇、054B型與最上級護衛艦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日本的F2戰機與我國的殲10C型戰機,不得不說,作爲隔海對望的鄰國,雙方戰機“你來我往”屬於常態。那麼,日本的F2戰機與我國的殲10C戰機相比,到底如何呢?

美國F16戰機,非常經典的戰機型號

首先,我們聊聊日本戰機的發展。衆所周知,日本屬於二戰的戰敗國。在五六十年代,爲了防止日本捲土重來,美國對日本各方面的限制,非常嚴格。進入70年代以後,面對鼎盛時期的蘇聯,美國力不從心。不得不逐步放開了對日本的部分限制,因此在七八十年代,日本的軍事力量迅速發展。在戰機方面,日本先後從美國進口了F4、F15兩代重型戰機。

請注意,出於對日本的限制,美國對日本出口的版本,屬於簡化版。由於以重型機爲主,在維護成本和後勤保障上,日本感覺壓力很大。日本希望發展一種中型機,與F15配合使用。起初,日本看着了美國的FA18戰機。但是,FA18戰機能夠發展艦載型號,當年的“中途島印記”猶在眼前。美國與日本反覆權衡、商議之後,雙方相互讓步。

F2戰機,合計生產了90多架

日本可以在美國F16戰機C/D型號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中型機,也就是F2戰機項目。從時間軸來看,日本的F2戰機與我國殲10戰機非常接近。基本上都是80年代立項、90年代首飛的中型機項目,日本F2戰機的時間,略早於殲10項目。日本F2戰機採用了大量F16戰機的成熟設計,從外形來看,差異並不是特別大,有點類似於殲16與蘇30之間的關係。

2000年,日本F2戰機開始服役,截止2011年停產,合計生產了98架。不過,由於海嘯和其他各方面原因,總計減少了10架。目前,現階段,日本能夠使用的F2戰機,合計只有80多架。請注意,在21世紀初期,F2戰機的威脅性還是非常大的。當時,作者正在讀高中,各種軍事期刊,通常對用F2與我國剛剛服役的殲10A戰機對比。

日本F2戰機的掛載能力並不弱

F2戰機是世界第一種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主力戰機,前期型號採用了J/APG-1有源相控陣雷達,後勤型號使用了J/APG-1有源相控陣雷達。按照國外的報道,具體性能與APG-79系列相控陣雷達相當。目前,美國APG-79相控陣雷達,已經最少發展了4個不同的改進型號。

作爲中型戰機,日本F2戰機在很多方面與美國F16非常接近,最大起飛重量22.1噸,採用了1臺美國通用公司的F110-IHI-129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13.1噸。擁有11個掛點,F2戰機最大掛載能力,號稱達到了8噸。不過,對於這個數字,作者深深懷疑。作爲單發中型戰機,最大掛載8噸,有點不可思議。美國F16和FA18、法國陣風、歐洲颱風,都達不到這個數字。

日本F4、F15、F2、F35戰機同框

國外一些機構推測,F2戰機的實際最大掛載能力,應該在6.8噸左右。不得不說,在2010年之前,F2戰機面對我國的殲10A戰機,甚至之後的殲10B戰機,在一些方面,確實擁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但是,2017年之後,殲10C戰機開始大批量生產。作爲隔海對望的鄰國,兩種戰機肯定會進行“各種切磋”。那麼,我國殲10C戰機如何呢?

2004年,殲10A戰機定型,開始批量生產,交付解放軍部隊。2013年,採用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B戰機定型,批量交付部隊。2017年,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C戰機定型,開始批量交付部隊。殲10C戰機的各方面性能,已經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標準。

殲10系列戰機,合計生產了超過700架

目前,殲10A和殲10B都已經停產,現階段,以生產殲10C戰機爲主。按照國外媒體的統計,截止2023年底,殲10A戰機合計生產300多架,殲10B戰機合計生產幾十架,殲10C戰機合計生產超過300架。換而言之,整個殲10系列戰機的生產數量,已經超過了700架。

在空戰能力上,殲10C與歐洲的陣風、颱風、美國F16後期型號等戰機在伯仲之間,誰也沒有絕對的優勢。不過,殲10C戰機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從殲10戰機設計之初,定位就是制空型戰機,沒有考慮太多的多用途掛載能力。因此,在多用途掛載能力上,與F16、陣風、颱風等戰機,存在明顯的差距。

殲10C的多用途掛載能力偏弱

殲10C戰機也是11個掛點,最大掛載能力7噸。從理論數據來說,掛載能力並不低。但是,11個掛載在很多情況下,無法同時使用。而且,重載掛架偏少。6個在兩側機翼下,1個在機腹中軸線上,4個在機腹下兩側。在標準掛載模式下,殲10C掛載3個副油箱之後,基本上掛載2近、2中總計4枚空空導彈。

近年來,採用複合掛架之後,調整爲2近、4中的新模式。不過,採用複合掛載之後,機動性會明顯下降。各國戰機都會面臨這個問題,肯定需要相互取捨。言而總之,在空戰模式下,以殲10C戰機的水平,明顯優於2010年代之前生產的F2戰機。因爲,F2戰機在2011年停產。不過,在多用途掛載方面,殲10C略顯不足。

殲10C戰機,標準掛載模式

面對世界各種主流中型機,這是殲10系列戰機明顯的短板。當然,在解放軍部隊的戰機體系下,這個短板並不明顯。因爲殲10系列戰機,主要承擔了戰備巡邏、戰場外圍警戒、日常訓練等任務。至於對地對海等複雜掛載任務,主要由殲16、殲轟7A等戰機負責。尤其是2016年之後,殲16戰機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按照國外媒體報道,截止2023年底,殲16戰機已經生產了超過400架。

殲16戰機,多用途能力非常強

在2010年代,解放軍戰機與日本戰機,基本上在伯仲之間。例如殲11B與F15J、殲10A與日本F2等等,進入2020年代,日本在戰機領域,已經被徹底碾壓。首先,殲20系列戰機已經大批量生產、服役。同時,殲35戰機已經進入了後期測試階段。距離定型、批量生產,已經非常接近。當然,日本F35戰機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殲35戰機,已經進入了後期測試階段

未來的東亞天空上,將會出現五代機爲主力、四代半和四代改爲輔助的新階段。尤其是對於海軍來說,日本出雲號能夠掛載F35艦載機。對於我國殲35戰機、殲15B戰機來說,堪稱勁敵之一。

注意看,右上角

關於解放軍部隊機型發展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