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中心攜手產學研醫 挹注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能量

(細胞與基因治療已成全球趨勢。圖/生技中心提供)

瞄準再生醫療(含細胞與基因治療)及精準醫療爲全球新醫療策略,已吸引各大藥廠與新興生技公司加入競逐,生技中心)在23日BIO Asia–Taiwan 2021 Conference亞洲生技高峰論壇中表示,將攜手產學研醫,共同思考臺灣細胞與基因治療,挹注創新能量。

今年線上論壇針對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前景、相關政策/法規及最新技術發展等觀點全面分析探討,包含產業代表有全球腫瘤治療藥物開發先驅-諾華藥廠旗下Novartis Oncology細胞與基因治療的國際市場總監-Didier Dargent、IQVIA的大中華區臨牀營運副總裁-Jennifer Mao;政策/法規界代表包含在細胞和基因治療領域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國際細胞治療學會法律與監管小組委員會主席-Dominic M Wall和國內醫藥品技術審查單位-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長劉明勳。學研醫界代表則首次邀請到美國新型細胞療法-過繼性T細胞療法領域先驅-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Cassian Yee,以及聚焦癌症新藥開發與精準治療的生技中心特約專家紀威光,集國內外產學研醫、法規各界領袖代表展開精彩論壇。

生技中心指出,細胞與基因治療因可提供身體功能回覆,有別於藥物治療的機轉,成爲全球備受關注的新興治療策略,加上近年基因編輯技術逐漸成熟及臨牀應用範圍不斷擴大,需求與商機隨之快速成長。2020年全球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達到123億美元,預期至2026年將成長達443億美元,市場潛力驚人。

經濟部技術處長邱求慧指出,臺灣擁有堅實的製程設計與製造生產能力與人才資源,藉由豐富的專業產業聚落,正積極建構細胞及基因治療供應鏈關鍵技術與生產能力,包含關鍵原物料、細胞載體、製程系統、智能化生產與品管流程等,並將CDMO列爲重點扶植項目,提早佈局產業供應鏈未來需求,協助臺灣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打通最後一哩路。

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表示,臺灣細胞與基因治療的廠商雖僅約佔整體生技公司總數的2.6%,但進行中的細胞治療相關臨牀試驗案件卻達到佔全球案件數約12%,且逐年快速增長中;當中不乏多家大型醫院與醫學中心與廠商攜手合作,投入細胞治療產品的開發,並在《特管辦法》開放的環境下,細胞與基因治療相關的醫療服務和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增加,臺灣發展細胞與基因治療已有不錯的起跑式。

生技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投入CAR-T與iPSC細胞治療的技術開發,並先後與花蓮慈濟醫院、三軍總醫院及國防醫學院攜手合作,導入醫師的臨牀經驗和治療需求,讓生技中心開發的技術及細胞治療產品,能快速進入臨牀取得驗證並搶得市場先機,爲臺灣發展細胞與基因治療不斷挹注創新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