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兩會”:代表委員持續關注炎帝文化傳承弘揚
株洲新聞網1月18日訊(通訊員 荊曉琴)炎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傳承和弘揚炎帝文化,一直備受羣衆關注和期待,成爲歷年“兩會”熱詞。今年,湖南省“兩會”召開,代表委員持續關注炎帝文化,圍繞羣衆關切提交相關建議提案。
神農炎帝嘗味百草,宣藥療疾,開創了中醫藥文化先河,被譽爲“中醫藥鼻祖”,奠定人類疾病預防和後世醫學發展基礎。《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中草藥學經典之作。
“加大炎帝神農中醫藥文化研究,打造炎帝神農中醫藥文化品牌,對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推動湖南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常委、湖南中醫藥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庹勤慧提出,要進一步加大炎帝神農中醫藥文化縱深研究,培育打造炎帝神農中醫藥文化品牌,提升中醫藥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以品牌引領產業發展,打造中醫藥工業產業集羣,推進炎帝中醫藥文化“+旅遊”“+康養”等跨界融合,推動中醫藥和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一聯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株洲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株洲市委會主委周建明提出《關於持續辦好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大會的建議》,引起大家強烈共鳴。
周建明指出,“炎帝是兩岸民衆共同尊崇的祖先,炎帝陵是連接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依託炎帝陵舉辦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活動,爲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密切兩岸交流合作發揮重要作用。”她建議,要固定舉辦時間,明確舉辦模式,提前謀劃設計,不斷創新和豐富活動內容,擦亮炎帝陵中華祖陵品牌,辦好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大會,把大會辦成增進文化認同、凝聚民族情感、激發愛國熱情的文化盛典。
炎帝始祖歸根湖南,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資源,是湖南重要的文化品牌。圍繞炎帝文化研究宣傳,省政協委員、株洲市民政局局長、民盟株洲市委會主委譚豔建議進一步加大炎帝文化挖掘傳播力度提升炎帝文化影響力,由省級層面統籌深入挖掘炎帝文化內涵價值,策劃開展特色文化活動,開發獨具辨識度的炎帝IP文創產品,推動炎帝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宣傳,擴大炎帝文化世界影響力。
“經過30多年的保護和建設,炎帝陵設施日臻完善,但作爲傳承弘揚和展示炎帝文化的重要承載地,還需要一個綜合展示炎帝文化的載體和平臺。”省人大代表、株洲市炎陵縣壟溪鄉茶壠村村委會委員衛莉嬌建議,高起點高規格新建一座集展示、教育、體驗於一體的炎帝陵博物館,打造“炎帝陵——中華文明精神標識”主題數字博物館,讓遊客更加直觀感受炎帝陵的歷史淵源、文化傳承與現實意義,實現覽一館而炎帝文化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