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一圖指引環境准入 廈門率先全國開展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融合改革

“環評審批進度比預期快了整整1個月,這爲我們開工建設爭取了非常寶貴的時間。”說起不久前剛通過的環評審批,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林世超語氣裡滿是激動,“項目順利建成投用後,將極大推動我司3個國家一類新藥的研發進程,更快將藥品推向市場。同時,也解決300多名研發人員研發實驗場所不足的困難……”

如何平衡好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關係?廈門始終先行先試,在持續深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建設的基礎上,率先全國開展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融合改革,徹底解決生態環境准入難、審批時間長、項目落地慢等難點、痛點,走出一條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並重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亮點1 優化營商環境 服務不止步

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質藥物及長效化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

去年6月,該公司蛋白質藥物生產改擴建項目順利完成施工驗收。“項目在開展排污權覈定等環保手續辦理過程中,市生態環境局經辦人員與我們精準對接、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所有手續均在線上完成,高效又便捷。”林世超告訴記者,如此一來,爲項目驗收及後續投產至少多爭取了一個月時間,爲企業新藥上市提供有力支持。

不久前,該公司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環評也順利通過海滄生態環境局審批,按照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公司提交審批申請後,當場就取得了環評批覆,進度同樣比預期快了一個月。

據悉,自2019年起,廈門市就將生態環境功能區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系列管控要求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深度銜接,在一張圖上統籌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等管理要求,逐步形成以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爲基礎,以生態環境准入清單爲手段,以信息平臺爲支撐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

“目前,全市被劃分爲134個管控單元,涵蓋了大氣、水、生態、土壤、海洋等環境要素。不同的地塊被分區明確後,項目在規劃和審批時,只要在地圖上明確位置,就可以知道屬於哪個管控單元,以及附近有哪些區域需要規避。”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處長詹源介紹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基礎上,去年,廈門市在全國率先啓動排污權交易與排污許可制度的深度銜接,創新打造“一站式服務+一證式管理+一體式監管”模式,從審批提速、管理並軌、制度完善三方面着手構建全新的排污權交易體系。同時,首創“三證合一”融合改革——創新統一環評、排污權、排污許可污染物排放量測算技術方法,通過排污許可證承接環評與排污權管理要求,實現“一次申請、三證合一”,形成高效、有序、便民的審批服務體系,以高效能服務助力高質量綠色發展。改革實施以來超過2400個項目受益,累計節約審批時限7.2萬個工作日,節省費用超億元。

亮點2 踐行新發展理念 創新無止境

在環評審批制度改革中,廈門市逐浪前行,一次次勇闖“深水區”。

就在上個月,廈門市出臺全國首部環評與排污許可綜合管理名錄,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多維立體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從而拓展全鏈閉環的生態環境准入管理機制。

“爲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科學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建立污染影響類與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差異化分類管理體系,我們結合廈門實際,制定了《廈門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綜合管理名錄》。”詹源稱,《綜合名錄》是對國家現行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版)》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版)》進行全面梳理,做到用“一張表”統攬制度銜接,聚焦生態影響和污染影響差異化分類管控,實現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全面統一。

實現分區管控與環評制度的銜接、做到了准入清單與項目管理的銜接、注重環境准入與要素管理銜接——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綜合名錄》的梳理、編制過程中,是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爲主軸線,再結合相關產業的特點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僅對環評和排污許可的管理方式和要求進行全行業覆蓋,而且創造性地在名錄中明確各類型項目的審批方式,實現建設項目分類管理、精準賦能。

“《綜合名錄》充分體現了健全以環評制度爲主體的源頭預防體系,構建了以排污許可爲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通過這兩項制度的寬嚴相濟,實現保障生態安全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鬍軍表示,結合《綜合名錄》的施行,該局對廈門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建設單位通過系統,即可實現環評和排污許可的一鍵通辦,爲今後加快項目落地、推動產業升級再助力。(記者 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