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近尾聲 醫療股迎補漲

圖/美聯社

漲幅落後全球股市及美股醫療指數可望補漲

醫療股2023年以來表現落後大盤,尤其檢測相關的生命科學工具、醫療資訊技術與生技股股價表現仍相對落後,隨美國通膨數據快速下修,經濟數據降溫,市場對利率維持更高更久的擔憂,逐漸轉化爲更加確立升息終點,及2024年降息預期提前,有利資產價格走升,若資金輪動轉往表現落後低波動股,將有利醫療股後市補漲行情。

臺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指出,醫療產業股價2023年來落後美股大盤約19%,創造逢低佈局空間,基於財報表現平穩,在股價與基本面短暫背離之後,可望迎來落後補漲買盤青睞。此外,若金融情勢持續寬鬆,中小型生技、檢測服務、生命科學工具可望表現較佳;但若金融情勢再度嚴峻,大型生技、製藥、健保公司仍較具防禦性。

聯博集團亞洲股票事業發展主管暨資深投資策略分析師王耀維表示,2023年S&P 500指數中企業獲利成長率相對落後的醫療保健類股,有機會在2024年捲土重來。因此,發掘相對具備穩定成長契機的股票將成爲選股關鍵,其中,醫療保健類股在人口老化、醫療支出提高等長期趨勢不變下,剛性需求帶來的防禦特質可協助抵禦下檔風險。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遊信凱認爲,全球機構法人逐漸將投資焦點鎖定在全球生技醫療產業,主要原因來自多款創新藥物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減肥藥上市,引起全球各界矚目,醫藥產業的減肥概念股,除引爆市場話題,更帶動相關利基藥廠獲利上衝。

受惠於全球減重藥巨大市場,遊信凱預估,未來減重藥廠營收、獲利持續看好,有望帶動股價強勢表現,預期2024年減重藥物仍將繼續推升藥廠股價與獲利。此外,還有其他明星級新藥崛起,也帶旺醫療保健後市表現。

建議投資人選擇主動式生技醫療基金,透過投資團隊精挑細選璞玉型生醫股,只要定期定額持續中長期投資,分散風險下,長線更容易掌握比AI晶片還賺的重量級明星新藥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