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陰影籠罩 臺股淪外資提款機

今年以來最吸金的亞股是印度,獲外資買超金額136.4億美元,接着是南韓的52.7億美元;賣超以泰國48億美元最多,再來是臺股賣超41.4億美元。

中信成長高股息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臺股短線受以巴衝突升溫、美國晶片禁令等雜音干擾,呈現區間震盪,但隨基本面轉佳,重要法說財報與展望皆釋出正向訊號,有助穩定投資氣氛,臺股後市仍維持樂觀看法。

本週將進入美國超級財報周,市場關注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營收表現與未來展望,將牽動相關供應鏈的表現,預期股市將會持續弱勢盤整格局,建議採取下檔具股息防護,上方具成長動能的投資組合。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越南股市短線跌破年線,需時間整理,但觀察基本面並未有太多的變化,復甦論調仍維持不變,且越南央行寬鬆態度也未見鬆動,銀行間隔拆利率維持在低位,短線基金策略操作,建議先做好現金控管,擇時緩步增加部位。

羣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認爲,印度總經表現持續火熱,在全球保持領先,企業獲利維持強勁,預期今明兩年企業獲利在投資與消費帶動下,仍會呈現16%高增長。目前印度指數評價不算高,雖落於長期平均之上,也高於新興市場國家,但尚未過熱,且景氣能見度高,加上莫迪執政背景,將持續有較高本益比評價。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受以哈情勢混沌不明、美債殖利率攀升及部分企業財報不如預期等利空夾擊,全球股債市過去一週同步震盪,短線預料市場持續反映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對經濟和企業獲利影響的預期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