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蔡政府貪污腐敗佐證無恥課綱(段心儀)

鄭文燦反駁北一女老師區桂芝的言論。(王揚傑攝)

北一女區桂芝老師一席控訴「回首愈走愈黑的教改路」,1天內線上流量已近百萬,讓蔡政府不得不迴應,且同時發動側翼反擊,因爲打到痛點。

區老師指出教改25年來,學生、老師、國家教育力三輸的現狀,更直指臺灣政治最大的問題是「意不誠,心不正」,竟在中國全面崛起的此刻,自宮自殘,放棄自身繼承的最悠久而美好的文明,讓臺灣孩子們因錯誤的教育政策,失去繼承祖先強大文化的知識與能力。

最讓「高官」及「專家」跳腳的一段話是:刪掉了顧炎武的〈廉恥〉,學生們不再有機會思考爲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不再能理解「恥,是清清白白的辨別」,再加上日常新聞中不清不白的廟堂小丑個個吃香喝辣,耀武揚威,年輕學子怎麼能不是非錯亂,價值混淆呢?所以108課綱就是個「無恥」的課綱。

但,這不是事實嗎?近年來,蔡政府一連串貪污腐敗的離譜事件,都在佐證區老師的說法。

王必勝、許朝程小三事件,讓衛福部成了桃花部。偷情不稀奇,但偷情還能升官,少見!事發後,王必勝由疫情指揮官升任衛福部政務次長,許朝程也得到部長薛瑞元力挺,說他「公務表現主動積極,私人事務不會另有處置。」這在講究「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的時代絕不可能發生,但薛瑞元說來卻臉不紅氣不喘,不就是欺負選民沒有「清清白白辨別是非」的能力嗎?

鄭文燦針對「無恥課綱」的迴應是,「品格教育不是靠背文言文」,想必他當年讀古文,只知背誦,沒有入心入魂,所以寫論文會抄襲。除了私德有虧,政績也有問題,像是發生「花蓮地震,震落桃園天花板」的事件,但這一切都不影響他高升行政院副院長,這種不清白的拔擢,怎麼能不讓年輕學子是非錯亂,價值混淆呢?

又如因應突發事故組成的「國家隊」,其職責本該是救苦救難,解民倒懸,卻個個出現啓人疑竇的資格問題,最後成了發國難財的代名詞。難怪區老師質疑刪掉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爲神話,學生也失去認識一個建立生命高度、學習大我關懷的典範。

政府失德已是事實,各種荒腔走板事件層出不窮,民情鬱結,積怨已久。區老師控訴108課綱「缺德」「無恥」,其力道就如當年召喚出百萬紅衫軍的「禮義廉恥」,正打中百萬人的心坎,替他們出了一口氣,難怪瞬間成網紅。事實上,教育只能設計一個應然的可能,而無法求取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爲人之不同,各如其面。但如果設計課綱時就包藏禍心,那真是萬死莫贖了。

(作者爲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