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大選後 兩岸經貿恐成代罪羔羊(林祖嘉)

大陸21日宣佈中止ECFA部分產品的關稅減讓,兩岸經貿關係再掀波瀾。圖/本報資料照片

總統大選落幕,由號稱「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當選,在當選感言中,他再次強調在兩岸關係上將會延續蔡總統的路線,然而,在競選過程中他甚至還說過「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臺獨色彩可說是再清楚不過;再加上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親美的立場,所以大陸國臺辦曾批評「賴蕭配」是「獨獨配」。

不論陸方的指控是否正確,可以確定的是,除非賴清德就任後對兩岸立場有重大改變,否則未來4年的兩岸關係仍是已讀不回,甚至是兵兇戰危。在雙方動武成本太高的情況下,兩岸經貿很可能就變成代罪羔羊,成爲最可能被犧牲的棋子。

首先,在兩岸關係不佳的情況下,陸客來臺觀光和陸生來臺就學很可能持續停滯。今年3月,交通部將開放臺灣旅客組團赴大陸觀光,但仍有每日2千人的限制。如果雙方願意坐下來談,兩邊的觀光客人數非常有機會大量增加,但如無法相互開放,陸方仍持續禁止陸客來臺,今年交通部訂定觀光客來臺人數1200萬人的目標就無法實現。

其次,自從陸方禁止陸生來臺後,陸生人數大量減少,原已在臺就學的少數學位生這兩年也逐漸畢業返回大陸,很快臺灣的陸生將會完全消失。兩岸年輕人較沒有意識形態,容易交流,這對長遠的兩岸關係發展也非常有幫助,如果這個重要的交流管道完全中斷,將非常可惜。

當然,兩岸關係中重最要的還是經貿關係。多年來大陸市場佔臺灣出口約4成,佔臺灣進口約2成,兩岸貿易總值約佔臺灣對外貿易總額的3成,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過去幾年,臺灣每年的貿易順差都超過1000億美元以上,大陸就是最大的順差來源。

但因兩岸關係緊張,陸方先是禁止部分臺灣農產品輸往大陸,造成臺灣農民的嚴重損失,去年4月更針對臺灣禁止自陸進品的2455項商品啓動貿易壁壘調查。在正常情況下,當貿易的一方啓動貿易壁壘調查時,另一方應儘快與對方協商,讓雙方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不幸的是,由於兩岸缺乏官方溝通管道,因此我方完全無法向對岸提出任何迴應。蔡政府除了指責對方政治操作以外,拿不出任何對策。

去年12月中,陸方宣佈調查結果認定臺灣存在貿易壁壘,同時針對ECFA早收清單的12項石化產品恢復課徵2%至12%的關稅,並於今年元月1日起開始課徵。其實去年臺灣石化業最大咖臺塑四寶的獲利已經大幅縮水,這與RCEP逐漸生效,15個成員國之間包括石化產品的關稅逐漸調降有關。現在陸方又把臺灣輸陸約25億美元價值的石化產品加徵關稅,今年我石化業者勢必面臨更大的挑戰。

今年1月初,大陸再度宣佈將針對ECFA早收清單的項目,啓動未來是否要恢復課徵關稅的研究,包括機械、汽車零組件和紡織等傳統產業。由於陸方宣佈的時間很接近投票日,民進黨政府仍是制式反應,指責大陸介選,但依舊找不出有效的反制措施。

2022年早收清單項目中,臺灣對大陸出口總值約250億美元,未來這些產品如果全被課稅,對相關產業的出口影響巨大,而且將進一步對臺灣的經濟成長、產業發展及就業人數產生顯著的衝擊。

總之,賴清德就任總統後,如果無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不但會讓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更會讓兩岸經貿往來大幅下降,造成國民所得縮水、產發展業受限、就業減少與薪資停滯等諸多問題。如果真爲臺灣百姓着想,賴總統上任後當務之急就該設法改善兩岸關係。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