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國民黨拿不出兩岸解方(胡勇)

201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新社)

隨着臺灣疫情趨於緩和,沉寂了兩個多月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競選重燃戰火。如果韓國瑜此番不謀求東山再起,9月25日的投票勢必呈現前主席朱立倫PK現任主席江啓臣的格局。雖然兩位主席在闡發政見時都口才便給,但在備受矚目的兩岸論述上,都是老調重彈,不思進取。兩岸對抗愈演愈烈,臺海局勢兵兇戰危,中國國民黨主席的參選人卻遲遲拿不出解方。

以挑戰者姿態高調參選的朱立倫曾在黨主席任內出訪大陸,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演「朱習會」,還發表過「兩岸同屬一中」的講話。然而此次出面說明兩岸政見時,只是重申會延續黨章、黨綱中的重要基礎,讓兩岸更和平,希望「求同尊異」,不只是「求同存異」。面對媒體追問是否在兩岸事務上有具體作爲時,朱立倫又虛與委蛇,抽身而去。

所謂「延續重要基礎」,無非就是老生常談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過去兩岸關係尚可時,大陸或對「一中各表」眼睜眼閉,但如今時過境遷,北京對「九二共識」不再含糊其辭,而是習近平在2019年的《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中講話,親自點出兩岸雙方在一箇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箇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換言之,無論朱立倫怎樣堅持己見,大陸都不會讓「各表」矇混過關。

至於「求同尊異」,也是朱立倫念茲在茲的一個提法。早在2015年的「朱習會」上,習近平就用「聚同化異」加以迴應,並主張「對兩岸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難題,國共兩黨都要勇於面對,匯聚兩岸同胞智慧,積極探索解決之道。」在習近平倡議探索兩制臺灣方案,代表中共誓言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當下,大陸更不可能允許兩岸的政治分歧久拖不決,從而永遠維持所謂的現狀。因此,「求同尊異」一說即便不是螳臂當車,至少也是一廂情願。

如果說朱立倫跟中共領導人還有些交情,那麼作爲本土少壯派的江啓臣則與大陸交集甚少,因此更不憚於對北京示強,兩岸論述也更加因循守舊。江啓臣宣稱「憲法九二」可讓原汁原味、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繼續成爲臺灣民衆的主要選項。問題在於「憲法九二」只是文字遊戲,江啓臣並沒有明確回答兩岸是不是同屬一中,國民黨要不要謀求統一這兩個關鍵問題。國民黨應致力於和大陸社會對話、重振臺灣的中華歷史文化教育、與朝野政黨共同發起「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江啓臣的這些言辭充其量只是廉價的政治正確,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思路,根本就是拿不出解方時的權宜之計。

諷刺的是,雖然朱江二人的兩岸政見沉悶乏味,但一說到對美關係卻立刻來了精神。朱立倫承諾一旦當選,火速成立國民黨駐美代表處的籌備處,信誓旦旦年底前規畫訪美。江啓臣則放話國民黨對美關係低調暢通,並親自宣佈今年10月將赴美出席美臺國防工業會議,唯恐被搶了「親美」的標籤。問題是臺灣內外交困的癥結難道不是兩岸關係?中國國民黨主席的當務之急難道不是出訪大陸重建國共互信,再造兩岸新局?難怪《中國時報》社論會痛心疾首〈國民黨辜負了連戰的破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