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中關係解凍的兩眉角(蘇泳霖)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近日訪問華府,先後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拜登與國安顧問蘇利文會談,成果頗豐。(中國外交部官網)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近日訪問華府,先後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拜登與國安顧問蘇利文會談,成果頗豐。美中雙方都公開表示,願意共同促成11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並在APEC會後與拜登舉行元首峰會。舊金山「拜習會」成局,主要得益於近兩個月來美中互動「四線並進」的結果。

這「四線」主要指:第一是高層外交線,布林肯、王毅在年內完成互訪,就是「拜習會」的前奏;第二是經貿協商線,美中經濟、金融兩個工作組相繼舉行視訊會晤,儘管未能扭轉美國對中經濟、科技制裁方向,但至少讓元首峰會順理成章;第三是民間交往線,國會議員團、加州州長團先後訪問中國大陸,尤其是後者,爲習近平走訪加州做了充分鋪墊;第四是軍事溝通線,雖然大陸防長懸缺,但美國軍方時隔3年派團出席北京香山論壇,意味着美中軍事交往障礙被移除。

美中關係從「四線並進」到促成「元首峰會」,這個過程的背後,其實是北京對美主導權、議程設置權的展現。因爲美中政治邏輯、外交思維迥異,西方傳統意義上的外交途徑,往往是在元首層面先面對面溝通、定調,再由各自下屬團隊逐項解決問題,但北京的思維則恰恰相反,最高層的元首會面必須要有「氛圍」和「條件」,因而只能先由雙方自下而上談判,談出共識後,才同意舉行峰會。

隨着美中高層政治關係解凍,此次舊金山「拜習會」的規格、時間很可能會遠超過去年11月峇里島峰會,甚至不排除出現歐巴馬時期以及川普任內初期,美中元首深度溝通、正式會談與非正式對話兼具的「莊園會晤模式」。這也意味着,美中之間很可能在兩方面達成共識:一個是臺灣,另一個是經貿,而這兩項背後潛藏的兩大眉角,足以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美中圍繞臺海議題的協調,北京繞過了美方國務院體系,直接與國安會對接。以此次王毅訪美爲例,會見布林肯時,美方新聞稿提及臺海穩定,但中方新聞稿隻字未提臺灣,但會見蘇利文時,美方同樣簡略提及臺海,而王毅則大段提及臺灣,並敦促美方「以具體行動和政策」反臺獨。耐人尋味的是,現任AIT主席羅森伯格隸屬於蘇利文系統的國安會。可以推測,拜登、蘇利文、羅森伯格形成了「一條鞭」對臺決策機制,一邊與王毅協調,另一邊與臺灣政治領袖溝通。

其次,美中經貿溝通在最近半年內升溫,但恰恰是臺裔背景的貿易代表戴琪被邊緣化。美國財長葉倫7月訪中後,美中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但只安排了雙方財政部門、中央銀行官員參與,獨漏貿易部門。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除了在5月APEC部長級會議間隙與戴琪見面外,雙方後續並無制度化會談或互訪。

美中繞過國務卿談臺灣、繞過戴琪談經濟,最終促成「拜習會」,這裡面是否有雙方微妙的默契,值得細品。

(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