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生死的抉擇 在野必須整合(沈迺訓)

賴清德出席「國家希望工程」說明會,將焦點鎖定內政,刻意避開國際及兩岸。曾薏蘋攝

賴清德舉行首場「國家希望工程」國政說明會,喊話打造產業、科技、創業創新的國家願景,通篇避開兩岸問題。然而,回顧近期各方民調,賴的支持度一度突破4成,儘管目前又回跌至3成5基本盤,但看着賴悄悄點亮可能當選的魔術數字,對臺灣人而言,不啻是一把國家安全的危險賭注。尤其,賴過往的政治性格顯示,一旦有機會擔當大位,不無可能對當前政體做出推翻性的解讀,各種「類臺獨」、「準臺獨」的政治操作隨之粉墨登場,臺灣豈能繼續保有和平?

隨着侯、柯整合露出曙光,賴清德日前接受專訪時強調,未來即使變成一對一對戰,呼籲國人別認爲民進黨執政8年就一定要下來;6日他邀集百位學者專家出席「國家希望工程」說明會,進一步將焦點鎖定內政,刻意避開國際及兩岸。但老百姓對他最感憂慮的「戰爭與和平」問題,真迴避得了嗎?

上月,漢光演習在臺北車站進行,有多名老美穿着便服,跟我方軍人對談,軍方刻意將此畫面釋出,似乎意味着一旦臺海開戰,美國會跟臺灣站在一起。問題是,真是如此嗎?

臺灣進入新的一世紀至今,有2/3時間是民進黨執政,然而民進黨總是劍走偏鋒,親美反中,不惜配合老美需求揚棄決戰境外,將兩岸帶向巷戰的選項。同時,蔡政府幾乎是以卑微姿態接受美國要求吃下的瘦肉精肉品、歡迎日本出口核食來臺,更不敢反對日本排放核污水,引來喪權辱國質疑也不在意。

過去民進黨嘲笑馬政府外交休克,如今則是邦交國已斷9國,連中美洲議會也被退出,「親美反中」不僅沒替臺灣帶來有意義的國際參與,路愈走愈窄之餘,國臺辦日前更意有所指表示:「如任由民進黨一條道走到黑,青年只能當炮灰。」言下之意,令外界對民進黨執政的兩岸恢復交流更感悲觀,而未來賴清德若當選總統,兩岸是否將進一步走向兵戎相見,確實也成爲主流民意支持下架民進黨的重要因素。

當賴清德論述國家希望時選擇迴避國際兩岸困境,選民自然會將希望寄託於在野黨。因此,國民黨如何讓人民更相信他們的執政,會替臺灣創造民進黨所無法保證的和平與安全,自然成爲當務之急。

近日沈富雄曾示警,2016換柱之後國民黨似乎已成爲中型政黨,如果2024再敗,國民黨就將淪爲小型政黨。沈氏所言並非誇大不實,國民黨必須正視。

以往國民黨往往敗在不團結,如今的情況是就算團結也不見得能打贏選戰。寄盼在野整合能在最後一刻前發生,唯有如此才能讓臺灣脫離安全困境,遠離賴清德不願面對的戰爭陰影,捍衛臺灣人民最重要的生存利益。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