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手機民調不會比較準(包正豪)

既然初選看民調,大家就來想辦法在民調當中獲勝,而「魔鬼就在細節裡」,各式各樣亂搞民調的「教戰手冊」,就在歷次政黨初選裡由各位天才政客發明出來。(合成圖/中時資料照)

■包正豪

臺灣的選舉,拿民調來當成初選機制,最早是民進黨的發明。就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是有道理的。過去民進黨的黨員結構和整體選民結構差異太大,所以初選的黨員投票,往往選出「黨內初選叫好,大選不賣座」的囧狀。爲了彌補這種結構性差異,民進黨引進民意調查,做爲「矯正手段」。

這個時候的初選民調和學術機構的民意調查沒有太大差異,只是針對「表態」的定義做出一部分修正,譬如講候選人的「綽號」算不算?或是指出特定特徵卻講不出名字能不能算?這類小修正都是無傷大雅,所以那個時候,初選民調是民調。

後來因爲黨內初選人頭黨員投票問題,所以民調佔提名機制的比例愈來愈高,甚至到100%全民調。初選民調變成決定提名的最重要因素,是政治人物能否延續政治生命的關鍵。這個時候,開始鑽漏洞的「規則規避行爲」就愈來愈多,導致初選民調逐漸失去「矯正功能」,而變成參與者想要操弄的對象。

就像考試引導教學,既然初選看民調,大家就來想辦法在民調當中獲勝,而「魔鬼就在細節裡」,各式各樣亂搞民調的「教戰手冊」,就在歷次政黨初選裡由各位天才政客發明出來。當黨部說「年輕人有加分」,那初選參與者就開始教育支持者,接到電話要說自己是20至29歲,因爲這樣可以加分。

當這些「教戰手冊」出來後,初選民調就不是民意調查了,它完全不具備推論母體行爲的基礎,更別說民進黨還搞過「排藍民調」,那種擺明和臺灣選民母體結構不一致的作法,都讓初選引進民調是要矯正黨員和選民結構差異的原始目的,無法實現。所以別把初選民調當成民意調查,它早就不是了。當事情演變到這個程度,初選民調早就已經變質,它不再是探查真實支持度的輔助手段,而是扭曲民意的幫兇。

更可怕的是,因爲初選民調讓提名決策的透明化提高,一瞬間突然變成政黨與政治人物,甚至是一般民衆所必須虔誠敬拜的「政治聖牛」,不允許質疑,質疑就是反民主。任何事物在披上神聖的外衣後,就沒有辦法理性討論了。

近來「手機調查」是否應該納入初選民調的討論,甚囂塵上,好像不納入手機調查,初選民調就不準的樣子。等等,剛剛纔說初選民調不是民調,無法探查真實民意,那現在主張「手機調查會比較準」是在唬弄誰呢?!

說穿了,初選民調就是個遊戲規則,加不加手機調查,端視遊戲參與者彼此之間的利益交換。願意大家一起假裝推動科學初選,手機調查可以考慮,反正是唬弄不懂的人而已。

(作者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