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國不打第三次世界大戰(陳一新)

圖爲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右)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019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會晤。(新華社)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6日告訴全國各大媒體,美國爲首北約國家不斷支持烏克蘭,不無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則期期以爲不可,呼籲各方冷靜,繼續推動和平談判。

北京爲何不想陪莫斯科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俄烏衝突爆發後,中國立場尷尬,一方面基於中俄之間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加上雙方互有需要,不可能棄俄羅斯於不顧。另一方面,美國與歐盟國家又步步進逼要求北京譴責與制裁俄羅斯,讓中國左右爲難。如果真的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則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處境將更爲艱難。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爲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一波比一波強,不僅俄國經濟受到重創,俄羅斯人民的基本需求也愈來愈難以滿足。中國的經濟雖然比俄羅斯強勁,但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特別是戰爭如果更形擴大並曠日廢時,中國的經濟也將遲早受到重創。

在俄烏戰爭後,俄羅斯不久就被逐出以美元作爲主要匯兌的機制(SWIFT),加上俄羅斯購買的美國公債歸零,讓莫斯科損失慘重。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又選錯邊,不僅可能被逐出SWIFT,而且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也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爲廢紙。如此一來,正在邁向國際化與數位化的人民幣,也可能連帶受到重挫。

中國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後,就成爲全球化的受益者。俄烏衝突後,有近半世紀曆史的全球化遭到打亂,不僅糧食、礦產、晶片、商品的供應鏈支離破碎,而且影響到中國對外貿易的整體發展。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身爲主角之一的中國恐怕更難繼續成爲世界工廠,更不用說引領全球在經濟上更上一層樓。

中國的外交政策一向主張和平共處五原則,近年更高舉多邊主義,以維護《聯合國憲章》爲己任。然而,俄羅斯外長卻以第三次世界大戰威脅美國爲首西方國家,中國自然認爲「道不同不相爲謀」,因此極力呼籲各方冷靜,以免危及中國的國家利益。

中國的傳統武力遠比俄羅斯爲強,經濟實力也遠比俄羅斯高明。但是,兵兇戰危,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無人能夠準確預知後果。就北京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因烏東戰事不順,而拋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議題,頗有將中國一起拖下水的味道,北京自不會輕易答應。

21世紀以來,中國國力迅速崛起,如果捲入一場俄羅斯所發動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必然影響到中國在全球發展的進程。在追求戰略機遇期的這段時間,北京不會輕易放棄「戰略定力」,隨別的國家起舞。

4月中旬,俄羅斯國營電視臺主持人史卡貝耶娃警告說,美國爲首北約國家若繼續以武器裝備支持烏克蘭,就代表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在爆發。最近拉夫羅夫舊調重彈,不論是測試風向,還是警告美國爲首北約國家,中國的嚴正表態應有助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消弭。

(作者爲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