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留學趨勢洞察,匠心鑄就行業明燈

新東方《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正式發佈

5月15日,新東方《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新聞發佈會在上海舉辦。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Visa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裴晟,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新東方前途出國總裁孫濤,新東方國際教育培訓事業部副總經理、上海新東方國際教育總經理李歡,新東方前途出國副總裁、新東方歐亞教育總經理俞仲秋,斯芬克國際藝術教育總裁郝斌及媒體代表出席了本次發佈會。

十年留學大數據,全方位展現留學新趨勢

今年是新東方連續第十年發佈針對留學羣體的趨勢洞察報告,全新升級爲《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內容涵蓋中國留學生現狀、各國留學數據解讀及規劃、留學考試指導、國際課程解析、留學生就業意向及趨勢、留學生海外學術需求、留學生海外消費支付行爲等多方面,深入挖掘這十年來留學羣體的特徵與變化,全方位解讀留學行業發展趨勢,力求爲廣大留學家庭及計劃留學的學子們提供專業參考。

在數據分析過程中,新東方前途出國聯合全球領先的數字支付公司Visa,與新東方國際教育、新東方歐亞教育、斯芬克國際藝術教育,以及全球領先的市場調研公司Kantar(凱度)一起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詳細梳理十年積累的海量數據和經驗,全面展示不同階段的留學羣體從學習到生活,從學業到就業的整體留學趨勢,真實還原留學現狀,探尋留學行業發展新動態。

本次問卷調研覆蓋32個省級行政區域和部分海外國家及地區,面向有留學意向的學生和家長、已有留學經驗的學生,以及參與單位招聘的社會人士,共回收有效樣本9413份。自2015年新東方首次發佈留學數據報告以來,每一年調研樣本數量持續攀升,截至目前已累計收穫有效樣本近7萬份,豐富多樣的數據不僅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十年裡留學羣體的“人羣畫像”,更爲洞察留學行業發展趨勢提供了有力佐證。

匠心沉澱,記錄中國留學事業發展

作爲新東方留學行業趨勢觀察的集大成者,在本次發佈的《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中,還特別策劃《留學報告十週年》特刊,收錄了新東方國際教育板塊下核心業務負責人對這十年留學行業發展的觀察與思考。他們以從業人的視角深入探討包括國際化人才培養、留學考試發展變革與趨勢、歐亞留學及藝術留學興起等多個話題,闡述十年留學爲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強勁動力,爲國際教育行業相關從業者提供更加清晰的發展方向。

這十年來,中國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提質增效,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了有力助益。作爲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始終高度重視並着力推進留學事業的發展,在“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的指導下,我國留學人數不斷攀升,回國浪潮持續翻涌,留學行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時代。

這十年間,在教育國際化背景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感受不同的知識體系、教育方式和人文環境,與世界各國發展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斷加深。他們的留學目的、留學規劃與深造就業選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報效祖國的理想與求真務實的心態相互交織,在不斷快速發展的時代下面對着新形勢和新挑戰。

儘管國際環境依然波譎雲詭,但中國家庭對於留學需求依然旺盛,國家對高層次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也依然強烈。新東方不單是關注如何申請到好的院校,更是時刻關注留學羣體的需求,不斷創新開拓,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合作新方法、新模式。

踔厲奮發,把握國際教育新方向

隨着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與世界的聯繫也愈加緊密,新東方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密切觀察着留學行業的趨勢走向,通過構建“出國留學-回國就業”的留學閉環,打造一站式留學服務,力求爲中國學生及家庭提供更全面、細緻的留學指導。

自2015年首次發佈針對留學羣體的數據報告以來,新東方以專業權威的調研數據和一線從業的經驗積累,見證了我國留學行業十年發展鉅變。這十年來,新東方堅守初心,充分發揮國際化人才發展平臺優勢,整合多方優質資源,爲幫助更多中國學子追求個人理想、提升個人能力、開拓國際視野,提供個性化成長路徑參考。

過去的歷程在不懈努力中鋪陳開來,未來的篇章在持續的拼搏中不斷書寫。新東方也將繼續發揮教育企業的領軍優勢,持續挖掘中國學子的留學需求,以優質的服務幫助更多中國學生走向世界,爲國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全球勝任力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中的數據亮點:

留學市場恢復常態,大衆化趨勢不變 普通家庭在十年裡成爲留學主體

對比近十年的調研數據可以看出,意向留學生家長的職務爲“一般員工”的家庭自2018年起成爲了主要留學羣體,在2022年佔比高達45%。這種趨勢與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留學變得更加大衆化、常態化。

不過在2022年以後,“一般員工”和“中層管理”的家庭佔比連年都在下降,“中層管理”家庭下滑速度尤爲明顯。這可能是因爲近年來國際經濟形勢緊張,部分家庭資金縮水有關,精英家庭受相關因素影響相對較小。相信隨着未來經濟情況的好轉,會有更多家庭願意支持孩子出國留學。(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5頁)

18-21歲人羣留學意向更強烈

從年齡來看,中國意向留學人羣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8-21歲。雖然在2023年之前,該階段佔比有逐年下滑趨勢,但隨着留學逐漸迴歸正軌,這部分人羣留學意向在2024年大幅反彈,人數佔比恢復至2020年水平。(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2頁)

私立學校加速轉軌,“雙非”院校學生佔比達十年峰值

十年中,公立學校學生佔比在中小學意向留學人羣中始終在60%以上,一直是低齡留學人羣的主體。同時也能看到,來自私立學校的人羣佔比在不斷攀升,這也說明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早早就爲孩子做了升學規劃。而且,國內的私立中學大多爲寄宿中學,家長也普遍希望在中學階段對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行考察,評估他們是否能適應海外學習生活。

在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學人羣中,來自國內普通高校的學生佔比趨於穩定,在半數左右。不過在2024年,來自國內普通高校的人羣佔比飆升,從2023年的49%一躍至57%,增長了八個百分點。可見伴隨着國內“學歷內卷”形勢的加劇,有更多國內普通高校學生期待通過留學來幫助自己提升學歷背景,豐富個人履歷,以此提高未來求職、就業競爭力。(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2頁)

十年間,英、美交替成爲最熱門意向留學目的地

在2015年到2024年這十年裡,美國、英國一直是熱門的留學國家選擇。在前五年,美國憑藉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強大的教育實力,吸引了不少中國學子前往留學深造。然而在後五年,英國則在憑藉較短的學制和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取代美國成爲最受意向留學人羣歡迎的國家。(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5頁)

院校排名關注度居高不下,就業、學費影響加劇

從連續十年的調研數據不難看出,意向留學人羣很重視院校的排名。與此同時,就業率、學費影響力的漲幅也非常明顯。特別是在2020年之後,伴隨着就業壓力、經濟大環境及通貨膨脹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擇校時會將畢業後就業率和學費納入考慮範圍。

對意向留學人羣來說,除了專業本身帶來的就業優勢外,院校排名越高、在求職競爭中就越有利,可選擇的範圍也更大。可以說,就業對擇校的影響愈發強烈。(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7頁)

平均家庭收入和留學預算均上漲,歐亞地區留學性價比受關注

2024年,中國意向留學家庭的年平均收入爲45.4萬元,平均留學花費預算爲52.8萬元.不論是家庭收入還是留學預算,同比2023年均有上漲。

此外,在意向留學家庭眼中,留學美國、加拿大的花費預期是比較高的。這與美國及加拿大的學校學費較高,物價上漲不無關係。不過,美國及加拿大學校的獎學金項目也非常多,部分國家及院校提供的獎學金甚至可涵蓋學生的全部學費及生活費。

歐亞地區院校一直以來就以高性價比爲優勢吸引了不少留學家庭的目光。在2024年,歐亞地區留學花費預算低於30萬元以下的家庭佔比在30%-40%之間,且90萬元以上佔比低於20%。可見,歐亞地區的留學費用相對適中,非常適合工薪家庭學生前往就讀。(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10頁)

留學意向產生階段提前,“早規劃、早錄取”成趨勢 留學意向產生階段提前,低齡化特徵顯露

本科一直是中國留學家庭萌發留學意願的主要階段,佔比超四成。不過,近兩年留學意向低齡化特徵重新顯露出來,在高中階段萌發留學意願的人羣佔比自2020年起有了回暖的跡象,這與海外學習經歷人羣增多有關。有更多家庭會讓孩子在初高中階段參與海外高校組織的暑課,或是學校組織的冬/夏令營,從而也激發了孩子們對海外學習的興趣和嚮往。(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11頁)

提前兩年準備留學申請成爲趨勢,“早規劃、早錄取”成主流

儘管大部分人仍然是提前一年甚至更短才準備留學申請,但“早規劃、早錄取”概念也成爲越來越多中國意向留學家庭的踐行標準,計劃提前兩年及以上準備的人羣佔比越發接近50%。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由於疫情的反覆和加劇,部分申請人臨時改變選擇,延遲了自己的留學計劃,進一步拉長了自己的準備時間。但在近兩年,留學申請的準備週期也開始恢復。(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17頁)

海外學校授課方式成爲留學優勢,優質教育體驗受到歡迎

意向留學人羣對於留學優勢的看法也在發生變化。留學帶來的“思維方式”“教育資源”“教育理念”這三方面,仍然是吸引學生留學的主要優勢,佔比均超六成。

與此同時,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爲國外學校所倡導及採用的授課方式是留學帶來的優勢。大部分海外學校會通過小組討論、辯論、活動等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與互動交流,並通過不同的評估方式如作業、演講、小組項目等,來全方位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正逐漸獲得更多意向留學人羣的好感,成爲亮眼的留學優勢。(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14頁)

好錄取、好畢業、好口碑的專業更受青睞

意向留學人羣在專業選擇上也越來越受到就業市場的影響。在留學市場逐漸放開後,就業前景的重要性也隨之回升,興趣和與自身教育背景適配度的重要性呈下滑趨勢,不再是選擇留學專業的決定性因素。與之相反,錄取率高、畢業率高、口碑好的專業受到更多人青睞,“過來人”經驗或專業團隊意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18頁)

回國發展始終是主流,求職越來越求穩 回國就業連續七年成畢業生主流選擇,研究生意願更強

根據對意向留學人羣未來就業選擇的長期觀察,近七年來,不論是本科留學生還是碩博留學生畢業後回國就業都是主流選擇。其中,碩博留學人羣對回國就業的意願,尤其是畢業後馬上回國就業的意願更加強烈。國內就業機會選擇多,經濟發展有潛力,且在近兩年針對歸國留學人羣陸續頒佈了多項落戶利好政策,這也是吸引更多留學人羣回國發展的原因之一。

總體來看,留學生回國發展成爲主流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隨着中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髮展,相信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發展,爲國家和社會的繁榮做出更多的貢獻。(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24頁)

教育與計算機取代金融成爲熱門就業行業

根據2024年調研數據顯示,意向留學人羣期望的職業主要集中在金融業、教育與計算機行業。但從連續五年的調研數據來看,金融行業的佔比呈下降趨勢,取而代之的是對教育與計算機行業的關注度上升。這兩個行業以穩定和高薪爲主要特點,符合當下大部分求職者的主要需求,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留學生的關注。(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25頁)

求職平臺向社交媒體轉移,小紅書成“新寵”

在求職平臺方面,傳統招聘網站單向傳遞招聘啓事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已留學人羣的求職需要,他們更希望在投遞簡歷前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因此在求職平臺的選擇上也從傳統招聘網站轉移至社交媒體。2024年,小紅書與微信公衆號大幅超越招聘網站成爲已留學人羣獲取招聘信息的主要渠道。(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28頁)

本碩留學生的首份工資與預期工資均相差2000元以上

根據2024年調研數據顯示,本科留學生的首份薪資總體在5,000-14,999元之間,而碩士留學生的首份薪資主要集中在7,000-14,999元之間,起薪點相對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從本科留學生的期待薪資趨勢中也能看出,他們普遍對自己報有較高的自信,對15,000元以上的高薪期待佔比與碩士留學生相差無幾,但實際情況是他們很難從首份工作中就獲得如此高的薪水,而部分碩士留學生則存在一定機會。從平均工資來看,不論是本科留學生還是碩士留學生的期待薪資均高於實際首份工資,且差距在2,000元以上,理想與實際存在一定差距。(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28頁)

創新性、表現力是留學生求職最大優勢

從2024年調研數據來看,留學生在創新能力、表現力、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上都備受用人單位好評,且用人單位對留學生的評價普遍高於留學生自評。不過,留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比較自信,這兩點在用人單位看來優勢有限。(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414頁)

用人單位對留學認可度更高,留學生更加“不可或缺”

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看,留學熱度在經歷了短暫的回落之後,連續三年保持上漲的態勢。

從招聘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表示願意招聘留學生,各用人單位對留學生持歡迎的態度,並且有36%的用人單位認爲留學生“必不可少”,這也進一步凸顯了用人單位對海歸人才的高度認可和需求。(詳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發展報告》P4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