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換籤續命”,換下的是良心

最近,麥當勞兩家門店被曝出篡改食品保質期等多個食品安全問題。面對質疑,麥當勞中國官方網站發佈聲明稱,將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調查與覈實;對於任何違反操作標準的行爲,絕不姑息、嚴肅處理。

麥當勞“翻車”讓一些人始料未及。畢竟這家企業一直自我標榜“品質、服務、清潔和物超所值”,對產品品控有一套相對專業的運轉體系。然而從報道看,篡改食品保質期標籤、使用過期食材等行爲在涉事門店暢通無阻,甚至連餐廳經理也參與其中,令人觸目驚心。

其實,類似過期食品“換籤續命”的事件已不是什麼新鮮戲碼。最近幾年,包括星巴克、必勝客、漢堡王等在內的多家知名餐飲企業接連被曝出了“偷樑換柱”的醜聞,一度有行業人士將其稱爲內部“潛規則”。究其緣由,至少有二。一是好操作。隨手打個新標籤,即可將臨期甚至過期食品搖身一變成爲“新鮮”產品,簡直比變魔術還要快。二是收益高。一個標籤,幾乎零成本,但收益顯而易見,直接減少了門店損失,增加了營收,且在私密空間悄悄爲之,神不知鬼不覺,很難被發現。就如此次事件,如果不是記者臥底暗訪、深入後廚,誰能發現標籤被做了手腳?

食品保質期不容商家想換就換。針對此類亂象,必須發現一起、嚴懲一起,尤其要提高其違法成本,用好懲罰性賠償制度,讓逾越底線者切實感到“肉疼”,進而震懾一片。企業尤其是連鎖企業也須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加強監督管理,比如落實好“明廚亮竈”,鼓勵消費者“圍觀”、舉報——監督的眼睛多了,換標籤的手纔不會伸出來。

(付迎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