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價格大漲 民主黨期中選舉絆腳石

美國汽油價正走低,但食物價格卻持續大漲。勞工部數據顯示7月食品雜貨價格年增13.1%,創1979年來最大年增幅。

遊說公司Capitol Counsel合夥人科特(Jonathan Kott)指,選民生活過得好不好往往影響其投票決定。食物、汽油和學雜費等格價高漲將影響選情。

《華爾街日報》與全國民意研究中心(NORC)5月民調發現,54%民衆極度或非常擔心食品雜貨價格上漲,在家庭財務負擔憂慮項目上緊次於汽油而排行第二位。

共和黨衆議員埃默(Tom Emmer)指,這次期中選舉其實是一場「食品雜貨與汽油的選舉」,因爲通膨與經濟仍是大家最關心問題。

專家指從生產到運輸等成本走高而推升食品雜貨售價,但是拜登政府與國會沒提出迅速解決方法。

能源價格高漲令肥料與運輸費用走高而增加農民負擔。即使汽油價下跌,也要一段時間才能令食物價格下降。

即使對衝基金和投機客已經把資金撤出農產品市場,讓小麥、玉米和黃豆等價格拉回,但是超市大部份食品雜貨售價仍未明顯下跌。

普渡大學農業經濟系主任盧斯克(Jayson Lusk)指農產品是季節性產物,秋收後產量就是未來一年供應。之前能源價格大漲推升肥料價格,農民早已施肥而增加種植成本,因此油價下跌不會立即降低農產品價格。

農民通常跟供應商籤長約而不會立即感受到肥料等價格下跌。目前美國西部乾旱正影響糧食價格。消費者品牌協會(CBA)發言人丹尼斯(Katie Denis)指,極端氣候令食物和食品雜貨等價格不容易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