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館4月18日辦論壇 探索史前動物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於4月18日舉辦國際考古論壇,本次主題聚焦史前動物。(十三行博物館提供/呂健豪新北傳真)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在4月18日舉辦「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本次論壇聚焦於史前動物,邀請國內及日韓考古學、人類學者參加,以4場次、9主題演說探索東亞史前動物樣貌以及與人類、環境的互動關係。

本次論壇主題爲「考古學中的動物羣相」,與會學者除了臺大、清大、成大等國內大學考古學、人類學領域專家外,另有日本、韓國博物館研究人員,探索日本繩文時代的動物圖像、捕鯨活動以及韓國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遺留,重現韓國海洋生活。

十三行博物館表示,國定十三行考古遺址出土豐富的動物遺留,包含貝殼、魚骨、獸骨及禽骨,顯見十三行人充分運用周遭山河海環境資源,也懂得豢養部分動物。

館長羅珮瑄表示,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考古論壇,也是國際考古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讓考古學者、工作者們面對面相互交換新知。

除了論壇聚焦史前動物外,館方也首度擴大舉辦「新北考古生活節」,將原本3天的活動延長至4月到5月兩個月,彙集國內外考古研究能量,與大衆分享珍貴研究成果。

此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陳彥君探討鐵器時代環境變遷與臺灣哺乳動物滅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教授潘韋亨與陳光祖、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研究助理閻玲達針對十三行遺址,分別提供最新動物遺留研究呈現的史前樣貌及貝類資源運用;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副研究員蕭聖代,分享淡水河流域臺灣文蛤正名的發現與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