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煮茶評測:六大茶類到底誰煮起來更好喝?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對於愛茶人而言,溫暖氛圍感拉滿的圍爐煮茶是進入寒冷冬日的正確方式!
眼下正是邀三五好友,生一爐煙火、圍一方天地、煮一壺好茶,觀芽葉翻滾間,甜醇的茶香也逐漸瀰漫開來,與友啜茗共言歡,身暖心也暖。
冬日煮茶固然好,但中國六大茶類由於採摘的鮮葉老嫩程度不同、製作工藝也各有差異,因此煮茶的第一技術難題就是要搞清楚——什麼樣的茶類適合煮?
說到這,或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茶圈流傳已久的“老白茶煮着喝”,這句話其實就是點明瞭有年份的老白茶與煮飲方式適配度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適合煮飲的老白茶也是有時間要求的,並不是說存放一年、兩年就是老茶了。一般煮老白茶以陳化5年以上的散茶、或3年以上的緊壓茶爲佳。
尤其是鮮葉原料粗老的陳年老壽眉,是煮飲白茶的首選!最近,小懂就煮飲了福鼎白茶核心產區磻溪黃崗、貯藏陳化了8年之久的2016年老壽眉茶餅。
爲了避免冷水入茶煮的時間過長,導致茶湯口感偏苦澀,品飲體驗不佳,小懂往陶壺中注入500ml提前燒開的純淨水後,再按照1:200的茶水比投入2.5g老壽眉,小火開煮5分鐘。
這樣煮出來的老壽眉茶湯色澤黃亮,入口甜度高,湯感細膩、柔順,湯裡香馥郁持久,花香悠揚、陳香突出,富有層次感,很適合寒冷冬日品飲。
那麼,除了老白茶還有什麼茶適合煮呢?今天小懂就來爲大家逐個詳細測評一番,想要冬日煮茶的茶友們,可以參照着選擇適合煮的茶葉哦~
當然,小懂統一以同樣的純淨水、茶水比1:200(投茶量2.5g/注水500ml)、熱水煮茶,分兩次煮(第一次3分鐘、續煮5分鐘),以保證煮茶測評結果的準確性。
綠 茶
綠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中唯一不經發酵的茶葉,其多采摘細嫩的芽葉爲原料製作,主要喝的就是一個“鮮”字,因此最適配綠茶的沖泡器具是玻璃杯。
日常根據不同的綠茶品種,選擇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三種杯泡法進行沖泡,不僅可以直觀地欣賞芽葉入水復如初生的姿態,還可以品飲清鮮十足的茶湯。
其次,蓋碗泡能很好地品鑑每一泡綠茶滋味的層次感變化。而煮飲綠茶通常很少見,小懂這次選擇了今年的洞庭碧螺春和宜賓早茶進行測評對比。
爲了保證不同產地、不同外形綠茶煮飲測評結果的準確性,小懂同樣注入500ml燒開的純淨水、投茶2.5g,以同樣的功率煮3分鐘後同步出湯。
幹茶捲曲如螺的碧螺春煮出來的茶湯呈淺黃綠色,香氣聞着沒有想象中那麼悶,帶清香,更凸顯青菜炒熟一般的熟香,滋味也不顯苦澀,但久煮味更濃。
▲左爲碧螺春、右爲宜賓早茶
而扁平挺直的宜賓早茶經過熬煮後湯色淺綠黃,茶葉內含物質也大量釋放,茶湯滋味濃厚,但同樣不苦不澀,喝起來沒什麼鮮爽感,熟香蓋過了微弱清香。
在不續水的情況下,繼續煮飲5分鐘後品飲對比,無論是碧螺春還是宜賓早茶均湯色加深、悶熟味加重,茶湯的苦澀感也煮出來了,但苦澀味能化開。
▲左爲碧螺春、右爲宜賓早茶
香氣方面,二者也都削弱不少,其中碧螺春的草本氣息加重,茶香略有減淡但還是能聞的到,而宜賓早茶基本沒什麼茶香了,這可能與茶葉品種本身有關。
洞庭碧螺春是高香綠茶的代表之一,俗稱“嚇煞人香”,素以馥郁的天然花果香聞名;宜賓早茶則是春茶中較早採摘的,內含物質相對薄弱,本身香氣也沒那麼高揚。
總而言之,無論是碧螺春還是宜賓早茶,煮飲都失去了原本綠茶該有的清香悠揚和鮮爽滋味,且隨着煮的時間加長,茶湯品飲口感也進一步削弱,說白了就是煮不如泡的好喝。
黃 茶
同樣採製於鮮嫩芽葉的黃茶,製作工藝也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多了一道關鍵的“悶黃”工藝。
正是溼熱作用促進了茶葉黃變,形成黃茶獨有的“幹茶金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的三黃品質。
而黃茶也同樣適用於杯泡法、蓋碗泡品飲。相比之下,黃茶泡出來的茶湯入口鮮甜,滋味較綠茶更醇和;而黃茶又分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幹茶也有緊壓茶和散茶之分。
對此,小懂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同一年份的平陽黃湯(緊壓茶餅)、蒙頂黃小茶(散茶),二者同屬於黃小茶,在保證同樣的水質、溫度、茶水比、出湯時間下進行測評。
▲左爲平陽黃湯、右爲蒙頂黃小茶
緊壓的平陽黃湯煮3分鐘的頭道茶湯呈淺黃色,入口尚鮮、滋味醇和,香氣沒那麼揚;續煮5分鐘後茶湯更顯鮮甜、醇和,飲後回甘,久煮也沒什麼苦澀感。
而蒙頂黃小茶湯色更顯深黃,這可能與散茶的內含物質比緊壓茶更容易釋放有關。茶湯入口微澀,滋味濃醇、略鮮,香氣尚揚;續煮後茶湯的苦澀感增加,悶熟香顯。
▲左爲平陽黃湯、右爲蒙頂黃小茶
相比之下,黃小茶的鮮甜感不如平陽黃湯,且苦澀感、收斂性也更突出!一般經過高溫蒸壓的平陽黃湯茶餅中的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氧化更多,苦澀感、收斂性也隨之減弱。
長時間高溫煮飲黃茶放大了茶湯的苦澀感、香氣也不清鮮、偏悶熟味,煮飲口感不如沖泡的好喝;但短時間煮飲後仍不失黃茶原本的醇和口感,黃茶相對綠茶而言更適合煮。
六 堡 茶
在中國六大茶類中,後發酵的黑茶與白茶一樣耐於久藏、越陳越佳,與煮飲法的適配度也較高。在此,小懂選擇了以冷水渥堆工藝爲分水嶺的六堡茶進行煮茶測評。
以同一廠家的2016年參香豆沙韻六堡茶(冷水渥堆)和2023年荒老頭六堡茶新茶(不經冷水渥堆)爲測評茶品。
一般存貯年份較久的老六堡茶倉味往往比較重,無論是沖泡還是煮飲,都建議先用熱水潤茶一、兩道,能更好地去除陳茶的倉味,激發茶香,醇化茶湯滋味。
小懂爲了保證新茶、老茶測評的一致性,將兩款測評茶品均醒茶兩道,再在水質、溫度、茶水比均一致的情況下,同時開煮。
▲左爲2016豆沙韻六堡茶、右爲2023荒老頭六堡茶
待煮3分鐘後同步出湯,八年陳老六堡茶湯色橙紅透亮,品飲起來滋味感不足;而傳統工藝荒老頭六堡新茶湯色淺黃亮、滋味也偏淡薄。
▲左爲2016豆沙韻六堡茶、右爲2023荒老頭六堡茶
再次續煮5分鐘後品飲,冷水渥堆的老六堡茶湯色紅濃透亮,但經過較長時間的熬煮,老茶特有的陳香也煮出來了,湯中帶甜,湯質稠滑。
而傳統工藝的荒老頭六堡新茶湯色橙黃明亮,茶湯喝起來尚有陳韻,由於不經渥堆發酵,內含的茶多酚氧化較少,茶湯有收斂感,但滋味寡淡。
煮茶沒有把這款茶原本的香甜煮出來,着實浪費了好茶!就貯藏年份而言,新茶不如老茶耐煮,年份越老的六堡茶煮着喝更有味,但陳放時間久最好先醒茶、潤茶再煮。
而從製作工藝方面來看,經過冷水渥堆發酵的六堡茶茶性更溫和,煮飲茶湯更醇滑、綿柔;不經冷水渥堆的傳統工藝六堡新茶,性更烈、收斂性強,煮不如泡好喝。
若是年份較久的傳統工藝六堡茶老茶,經年陳放後茶性變得溫和,用來煮飲還是不錯的。
烏 龍 茶
半發酵的烏龍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中製作工藝最爲繁瑣的一類,通常採用蓋碗或紫砂壺沖泡,更能品盡每一道茶湯不同的層次變化,煮飲烏龍茶並不多見。
小懂此次測評選擇了中國烏龍茶的兩大代表: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前者爲剛上市不久的2024年鐵觀音秋茶,後者爲陳化已久的2008年武夷巖茶陳茶。
對比煮出來的第一道茶湯(3分鐘出湯),鐵觀音秋茶湯色綠亮,入口甜爽,帶清香,湯裡香高揚;而陳年巖茶湯色橙黃,陳香與糉葉香相互交織,湯感甜醇。
▲左爲2024鐵觀音秋茶、右爲2008武夷巖茶陳茶
頭道茶湯二者各有千秋,繼續煮5分鐘後兩款茶的湯色均加深,滋味也更足。鐵觀音的清香、湯裡香更顯,但不夠清爽,喝起來類似悶熟的味道。
而2008武夷陳茶久煮後茶湯更顯醇和,糉葉香、陳香突出,層次感豐富。如此看來,年份新、輕發酵的清香型鐵觀音可以煮,但不能久煮,容易被悶熟。
而“重水求香”的武夷巖茶貯藏多年後,高溫久煮也沒有掩蓋陳茶轉化出來的陳香、糉葉香,與冬日煮飲的適配度更高,不過沖泡法更能品鑑陳年巖茶層層遞進的滋味。
若是年份較新的普通巖茶,相對來說沒有陳年巖茶那麼耐煮,還是泡飲更好喝;反之,若是貯藏時間久的陳年鐵觀音,也可以嘗試煮飲。
普 洱 茶
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其中不經人工發酵,只經殺青、揉捻、日光乾燥等工序製成的爲普洱生茶,而在初制的曬青毛茶的基礎上多了一道冷水渥堆工序的爲熟茶。
二者都具有越陳越佳的特性,爲了搞清楚生茶、熟茶是否都適合煮飲?小懂選擇了來自同一廠家、同一年份(2023年)的冰島古醇熟普和冰島五寨生普進行測評。
經過3分鐘的烹煮,熟普頭道茶湯色紅濃帶褐,湯中帶菌香,入口甜柔、順滑,湯質不夠醇厚;而生普呈淡黃色,茶湯甜感突出,香氣沒有那麼揚,湯底香尚可。
▲左爲2023冰島古醇熟茶、右爲2023冰島五寨生茶
考慮到以雲南大葉種爲原料的普洱茶,短煮可能無法很好地釋放茶滋味,小懂繼續煮了5分鐘,熟普茶湯甜度較好,整體的湯感醇厚度也提升了不少。
▲左爲2023冰島古醇熟茶、右爲2023冰島五寨生茶
而生普續煮後的茶湯甜度依然明顯,香氣也較好,但久煮之後茶湯不如熟普順滑,喝起來苦澀感顯,可見年份新的普洱生茶煮久了適口性沒有那麼好。
紅 茶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類,喝的主要是一個“甜”感,茶圈普遍認爲“紅茶高溫沖泡容易發酸”,因此也總是誤以爲紅茶不是煮茶的好選擇。
其實,紅茶喝起來發酸往往與茶葉本身的關聯更大!比如原料較次、工藝欠缺、亦或是存儲不當造成受潮等,沖泡出來的茶湯都有可能發酸。
好的紅茶是不懼怕沸水衝的,只是沖泡手法上儘量注意不要直接猛衝茶葉,沿着蓋碗沿或杯壁徐徐緩衝,減少接觸茶葉,沖泡出來的紅茶往往沒有什麼酸味。
▲上爲煮3分鐘的湯色、下爲煮5分鐘的湯色
小懂此次用500ml的高溫熱水煮飲測評了傳統工藝的2023明清野樅紅茶(2.5g),無論是煮3分鐘、還是5分鐘,茶湯都沒有出現酸感,但煮飲沒有泡飲那麼香甜。
不過,紅茶更適合搭配牛奶一起熬煮成絲滑的奶茶,操作起來也不難:先往陶壺中放入適量冰糖炒至微化、再投入適量紅茶一起翻炒出茶香,注入開水文火慢燉。
等煮到茶湯微沸、茶香四溢時,再注入適量牛奶,也可以加入紅棗、枸杞、玫瑰花等佐料,繼續文火慢煮到起奶皮、冒出綿密泡沫即可品飲口感絲滑、香氣層次感豐富奶茶了!
經過逐個測評下來,小懂大致得出一個結論:通常原料越粗老、貯藏年份越久、發酵程度越高的茶葉,與冬日煮茶的適配度越高!
六大茶類適合煮的程度從低到高的次序如下:
綠茶(不發酵)<黃茶(輕發酵)<紅茶(全發酵)<烏龍茶(半發酵、陳茶)<黑茶(熟普、冷水渥堆六堡茶,後發酵)<老白茶(輕微發酵,散茶年份>5年、緊壓茶年份>3年)。
而同樣年份較新的普洱茶,適煮程度爲熟普>生普,六堡茶則是現代工藝六堡新茶>傳統工藝六堡新茶;不過上了年份的陳年生普和傳統工藝老六堡茶,也都適合用來煮飲。
而鮮嫩的綠茶、黃茶保質期較短,不適合存放多年再煮飲,煮新茶也沒有到難喝的地步,只是久煮容易被悶熟,產生熟香。
若實在想煮其實也是可以煮的,只是注意把控煮的時間不要太長!在小懂看來,煮茶的目的其實還是爲了“好喝”!
要麼是喝茶湯的“甜度”、要麼是喝“醇厚感”,若是一款茶煮出來大大削減了本來的好滋味,就失去了煮茶的意義。
比如一款本來鮮甜的茶葉,煮出來不僅不甜,還有澀感,那就沒有煮的必要。同樣的一款主打“醇厚”的茶,煮飲還沒有泡飲醇厚、順滑,那也是浪費了好茶!
寒冷冬日,煮茶正當時,大家更喜歡煮飲什麼茶類?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討論哦~
注:本文爲懂茶帝獨家原創,轉載需註明來源。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羣內不定時發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