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選了胡亥?一份出土竹簡證明,司馬遷讓趙高和李斯背鍋兩千年

前言

在提到胡亥的時候後世想到的都是他的篡位,並且在他手中秦國滅亡。後世史學家和學者們公認他的皇位是來之不正的,是他和李斯、趙高的陰謀。

但在《趙正書》出土後對於這一段歷史就有了不同的看法,根據《趙正書》中的描述,胡亥坐上皇位也是符合正統的,是秦始皇將皇位傳給了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趙正書》

趙正就是秦始皇,隨着2015年漢簡《趙正書》的公佈,對於當年的那一段歷史似乎有着不一樣的解釋。《趙正書》和《史記》一樣都記錄了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並且在出巡中逝世的事情,但《趙正書》中的記載和史記中還是有不一樣的。

趙正書開篇就說秦始皇在出遊的時候到了半路就病倒了,在這一份史料中表示秦始皇早年就給自己算過命,自己五十歲就會死,他這次出遊就是爲了能夠逆天改命,遺憾的是“天命不可變歟”他還是在途中生了一場大病。

秦始皇也預料到自己可能不久於世了,於是就將李斯叫到了身邊,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秦始皇擔憂在自己逝世後朝堂會不安定,大臣們因權勢鬥爭影響到百姓,隨後一句就是讓李斯推薦一位皇子當下一任的皇帝。

可以說根據這一段話來看秦始皇並非是一個暴君的形象,反而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皇帝。其實我們只是被一些固有思想束縛了,若是秦始皇真的是一位暴君,那他是怎麼完成稱霸天下的大業的,這些人真的願意跟隨他嗎,其他國家真的願意被他統治嗎。

如若他是一個暴君那也就不會在登基稱帝后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了,一個暴君能夠稱霸天下並且還進行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改革是一件很難讓人信服的事情。所以趙正書中的這個形象也是貼合真實的秦始皇的。

李斯當然沒有直接開口推薦自己心中的人選,而是先將秦始皇誇了一遍,並且表示在秦始皇百年之後他也會爲秦國的江山鞠躬盡瘁。秦始皇聽聞很是感動直言他是一個忠臣,這也能夠看出兩人之間的情感也是很深的。

對於嗣君李斯和馮去疾兩人都推薦胡亥,秦始皇對此也是贊同的。胡亥一直都深受秦始皇的寵愛,並且這一次出巡胡亥也是跟隨在秦始皇身邊的,於是他就被秦始皇立爲了儲君。李斯建議此地距離都城太遠了,可以先定下儲君,剩下的事情等回都城再說。

值得一說的是此時的趙高只是一個戴罪的“隸臣”這種機密的事情他是沒有資格旁聽的,更不要說參與了,用今天的話說他是有不在場證明的。此時秦始皇還沒有逝世,根據李斯所說也是先定下儲君一切等回去再說。

但不久後秦始皇就駕崩,皇位理應由胡亥來做,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胡亥坐上皇位後一切就都變了,處死了扶蘇,並且還殺了自己其他的兄弟姐妹。後來甚至還要殺了李斯,但是和史記中不同的是在趙正書中,這些決定都是胡亥自己做的,並不是受到了趙高的唆使。

最終趙高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後他殺了胡亥,趙高後又被殺《趙正書》到這就結束了,這一本史料只說了秦國時期的這一段事情,並且在最後還有一句作者的評語,對於秦國的種種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因爲胡亥不聽諫言。

二、誰真誰假?

《趙正書》中的記載可以說是顛覆了我們的認知,畢竟受到了《史記》的影響胡亥根本就不是正經繼承人,但現在卻告知我們秦始皇是承認胡亥的,是他認同的。

根據後世學者的推測《趙正書》應該是成書於漢早期,和《史記》所處的時代是差不多的,甚至能說比史記還早,所以它的真實性也是很高的。

那這兩部所記錄的胡亥繼位究竟誰真誰假呢。在這一史料公佈之前就曾出土過一則有關於秦二世的文告,這一文告是在秦二世元年時所寫的,也就是胡亥坐上皇位的那一年。其中大意就是表示自己會做一個寬宏仁義的好皇帝。

這一點就能和《趙正書》中相印證,不過但凡是人寫的,就難免會在其中加上個人思想,這是不可避免的。

胡亥正統繼位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在秦始皇出遊的這一年胡亥都已經二十歲了,秦始皇出遊還將他帶着,總不會是單純地帶着兒子出去玩吧。

將他帶在身邊也有教導的意思,衆所周知秦始皇這一生所做的爭議性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焚書坑儒”他爲什麼在後世名聲這樣差,也正是因爲這件事。並且這也是秦始皇和扶蘇離心的一件事。

扶蘇的仁義也是公知的,他就希望能夠和緩地解決這件事,能夠徐徐圖之。但秦始皇卻不是這樣想的,並且對秦始皇來說就是非黑即白,既然扶蘇不是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的,那就是在他的對立面。

這不很快他就將扶蘇派遣到上郡監軍了,秦始皇最後一次出遊正是在扶蘇被外派後的事情。並且當胡亥表示要跟秦始皇一起出遊的時候秦始皇也沒有拒絕,這也就能夠看出秦始皇是想要改變繼承人了。

並且胡亥的老師是趙高,趙高此人“通於獄法”這也是秦始皇贊同的思想,在這又出現了困擾歷代皇帝的難題“子不類父”扶蘇的性格不像自己,但胡亥像自己。並且扶蘇身後還有蒙家兄弟,也就等於是軍功集團。

但胡亥本人是尚法的,他身後有趙高和丞相李斯,秦始皇選擇胡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懷疑之處

可以說司馬遷的《史記》中有的記載也是自相矛盾的,可能就連司馬遷自己也不能確定胡亥究竟是怎麼坐上皇位的。

在本紀中司馬遷表示胡亥是通過篡位得到的皇位,秦始皇本屬意的皇位繼承人是扶蘇。但是在蒙毅列傳中司馬遷又換了一種說法,司馬遷表示秦始皇早年就想要立胡亥爲太子,對他很是寵愛。

根據《史記》中的記載在胡亥殺蒙毅的時候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難之”當年秦始皇要立胡亥爲太子,但是蒙毅不同意。但在本紀中完全沒有說過秦始皇對胡亥的看重。

值得懷疑的點也不僅這一點,在史記之前還有很多史料,但這些史料中都幾乎沒有提及過胡亥是篡位之說。

這其實也讓人懷疑這一段歷史真實存在嗎?衆所周知當年因爲在秦二世的統治之下國家生靈塗炭,開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在起義的時候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在陳勝看來要是立扶蘇或許就不會這樣了,假如秦始皇本就是立扶蘇的,那麼在陳勝起義的時候也應該打得是討伐胡亥的旗號,畢竟他是篡位的。衆所周知要是打着這個旗號所能得到支持的人會更多。

要是說篡位不能爲世人所知,是以陳勝不知道,那李斯和趙高爲什麼還要讓這段歷史流傳下來,甚至連其中的細節都有。這兩人也不是愚鈍的人,尤其是李斯,不相信他不想名流千古,既然做了肯定就不可能讓他流傳下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坐上皇位後抹去一段歷史是很簡單的事情,即使是胡亥不知道,那還有趙高和李斯呢。這也是讓人不解的,歷史錯綜複雜,口口相傳其中出入也是很大的。

結語

爲什麼說“正史不一定真”因爲這其中是會融入作者自己的思想的,並且還要考慮到當前的局勢,可以說若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大肆地誇讚秦朝他或許都活不到編纂完成的那一天就被漢武帝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