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冬”達到奧運練兵目的 展現我國冬季項目發展新面貌

人民網呼倫貝爾2月28日電 (記者胡雪蓉)2月27日晚,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十四冬”)圓滿落下帷幕。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司長張新表示,通過舉辦“十四冬”,達到了檢驗水平、鍛鍊隊伍、發現新人、奧運練兵的目的,充分展現了後冬奧時代我國冬季項目發展的新格局、新面貌。

“十四冬”是北京冬奧會後,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深遠的全國綜合性冰雪賽事。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油體協的3000餘名運動員參賽。運動員中既有參加過多屆冬奧會、冬運會的老將,也有近些年成長起來的中生代力量,更有一大批05後、10後的年輕運動員。

“十四冬”各項目比賽精彩紛呈,競爭激烈,創造了一批優異成績。其中速度滑冰等有成績紀錄項目的參賽成績大都超越了上屆冬運會;單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等打分類項目中,越來越多的運動員高質量完成了之前只有極少數運動員才能完成的高難度動作。

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多個項目上涌現出了一批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年輕運動員。“通過舉辦‘十四冬’,達到了檢驗水平、鍛鍊隊伍、發現新人、奧運練兵的目的。”張新表示。

本屆冬運會首次以省區市爲單位組團參賽。經過激烈角逐,35個代表團中有26個代表團獲得金牌、30個代表團獲得獎牌,“十四冬”參賽代表團數量、金牌獎牌覆蓋面實現大幅提升。

張新指出,我國冬季項目已經走出“山海關”,並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南展西擴東進”取得紮實成效。河南、四川、廣西、貴州、西藏等一些冬季項目新興省份自主培養的運動員站上領獎臺。“十四冬”改革政策取得預期效果,冬季項目多元化培養模式已見成效。通過舉辦本屆冬運會,充分展現了後冬奧時代我國冬季項目發展的新格局、新面貌。

張新表示,“十四冬”籌辦以來,國家體育總局和“十四冬”組委會加強統籌設計,着力挖掘、有效發揮全國性運動會的綜合價值。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主動傳播體育正能量。促進大衆冰雪運動廣泛開展,持續鞏固“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成果。推動冰雪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冰雪運動從“冷經濟”變成“熱產業”。

春節假期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接待遊客314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1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5.76倍和7.63倍。呼倫貝爾市接待團隊遊客數量同比增長501%。“十四冬”的舉辦,帶動了內蒙古自治區全域呈現出冰雪旅遊上漲的大好勢頭。

“‘十四冬’的成功舉辦,是對後冬奧時代我國冬季運動發展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標誌着我國冬季運動邁上了新的臺階,也標誌着體育強國建設再次邁出新的紮實一步,必將引領帶動大衆冰雪運動、冰雪產業及體育事業各個領域更好更快發展。”張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