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確信中國有更多疫情起源資料 盼對外分享

法新社報導,距COVID-19首次現蹤已超過3年,但關於疫情起源的爭論卻仍持續。

疫情溯源在科學界乃至美國政府機構間都出現分歧,一說是病毒從自然界由動物傳染人類,另一說是病毒可能是從武漢的實驗室所外泄,中方嚴厲駁斥後者。

上月底浮現新的證據,顯示從第一批COVID-19病例爆發地附近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採集樣本,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增添病毒是來自動物傳人而非實驗室外泄的證據。

意外發現基因資料的研究人員表示,資料支持病毒源出自然由動物傳染給人、武漢的市場就是疫情起源點的理論,但尚不能百分百證實。

世衛技術組負責人範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今天告訴媒體,新資料固然提供「線索」,但沒有明確給出答案,堅稱「2020年1、2月蒐集的資料,至今已超過3年」,本應老早就分享給外界。

她說:「沒有訊息、沒有資料進行適當評估,我們很難給出具體答案。且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關於疫情是如何開始的答案。」

她表示中國傑出科學家們肯定已進行更多的研究,並在研究中搜集更多可能的相關數據。

她說:「我們知道他們那裡還有更多訊息。」

「我們需要科學家、公衛專家及各國政府分享這些資訊。這不是說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