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給阿斯巴甜判死緩了?關於致癌物我們有話說

還記得半個月前鬧的沸沸揚揚的“世衛或將把阿斯巴甜列爲致癌物質”事件嗎?

今天世衛官方發通告說明啦,宣佈“阿斯巴甜被評估爲2B類致癌物”。

一聽到“癌”是不是澀澀發抖,手裡的可樂頓時不香了?

上次還有孕媽媽跟我們留言說“喝了可樂,很擔心寶寶的健康。”

真的別慌!看完小栗子這篇文章,把小心臟放回肚子裡吧!

世界衛生組織將致癌物分爲1類、2類、3類,分級的依據是證據的充分程度:

●1類是明確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物質

●2A是可能性較高,2B類是可能性較低

●3類是不明確的

1類致癌物包括:含有黃麴黴素的黴變堅果、酒精飲料、菸草、檳榔、加工肉類、中式鹹魚等。

像是紅肉、炸物、高於65℃的飲品都屬於2A類,阿斯巴甜這位2B小弟,還排在炸雞薯條大哥們後面呢!

和阿斯巴甜同屬2B類致癌物的有300多種。比如柏油路上的瀝青、加工食品用的卡拉膠、汽油都是2B類。

除此之外,你可能會擔心阿斯巴甜的代謝毒素問題。

阿斯巴甜是從兩種常見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生產而來,人吃了之後,在體內可以迅速代謝爲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2]。

甲醇本身有毒,但阿斯巴甜甜度高,用量很少,其實在體內產生的甲醇量也很小。吃其他天然食物,比如蘋果也會代謝產生甲醇的。

至於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很多食物蛋白質中都有,竹筍的鮮味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它們貢獻的,一般人也不需要擔心吃了會干擾身體的氨基酸平衡。

苯丙酮尿症患者由於無法正常代謝苯丙氨酸,所以要避免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物,以免苯丙氨酸堆積,導致器官受損。

與其擔心偶爾喝的那一兩瓶可樂,不如從不抽菸喝酒、少吃高加工食品開始防癌吧!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推薦量是:每公斤體重每天不超過40mg。

假設沒有從其他食物來源攝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無糖軟飲料,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9-14罐以上才能超過最大每日攝入量。

我們按50kg體重算,那這個“警戒線”就是2g/天。

一瓶(330ml)無糖可樂的阿斯巴甜含量約爲50~100mg,想要喝到這個數,怎麼也得喝個20瓶!這得喝到吐吧?

一包“怡口糖Equol”的阿斯巴甜含量大概是37mg[4],如果你喝咖啡、吃甜品需要放這種代糖,一次兩包,一天喝兩杯,也還不到警戒線的10%。

所以,咱就不用太擔心了。現實世界中,也還沒有發現超過警戒線的情況。

比如一項關於人工甜味劑與癌症風險的大規模隊列研究中,納入研究的10萬多人阿斯巴甜日攝入量都低於40mg/每公斤體重[1]。

當然,可以吃,不等於鼓勵吃代糖。早前世衛組織就已經提醒我們:喝無糖飲料、使用各種甜味劑,對減肥、對預防各種慢性病是沒有什麼益處的。

想吃糖是正常的慾望,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只要不過量就好啦!

讀到這裡,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把心放進了肚子裡。

但一定也有謹慎的小夥伴,抱着“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1個”的心態,咬牙把阿斯巴甜拉進了黑名單裡。

本着“把健康飲食變成一件輕鬆享受的事”的傳播理念,小栗子再來給大家寬寬心!

致癌物類別≠致癌強度

1類致癌物只說明證據等級高,並不說明致癌強度。

菸酒、檳榔、臘腸、鹹魚這一類的一類致癌物......能不吃就不吃,但逢年過節偶爾喝喝酒、吃點傳統的臘腸鹹魚,也不需要太擔心。

接觸致癌物,不一定會患癌

只能說患癌風險增高。所以偶爾吃了一些剩菜、喝了一瓶代糖可樂,真沒必要過度擔心。

致癌物對每個人作用不同

每個人細胞修復能力不同,基因也有多態性。所以會有「某某抽了一輩子煙,喝了一輩子酒也好好的」這種說法。

但你願意抽菸喝酒吃檳榔親身試驗一下自己的細胞修復能力嗎?

致癌性≠毒性

火腿培根、油炸燒烤,致癌物並不都具有急性毒性。反過來,不是致癌物也不代表一定安全。

關於致癌物的飲食原則,小栗子也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1.菸酒檳榔、有可能含有黃麴黴素的自制花生油、花生醬,能不吃就別吃。別拿自己的身體實驗,等着閻王來誇你身體好。

2.加工肉、醃菜剩菜(主要是綠葉菜)、燒烤炸物,儘量少吃。剩菜剩飯,及時放進冰箱;炒菜時放蒜瓣,吃醃菜、剩菜後再吃點水果,都能阻礙亞硝胺的形成。

3.超過65℃的熱水、熱菜、熱飯,涼一涼再吃。長期飲用超過65℃的飲料,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趁熱吃沒毛病,但要吹一吹。吹到剛好入口不燙的溫度,就可以了~

4.紅肉適量吃。紅肉可能會增加結腸癌風險,我國膳食指南建議,每天畜禽肉50~75g,大約是一個手掌心的大小。儘量選瘦肉。

關於代糖,我們之前也寫過很多科普,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開看哦!

參考資料

[1]Debras C, Chazelas E, Srour B, Druesne-Pecollo N, Esseddik Y, Szabo de Edelenyi F, Agaësse C, De Sa A, Lutchia R, Gigandet S, Huybrechts I, Julia C, Kesse-Guyot E, Allès B, Andreeva VA, Galan P, Hercberg S, Deschasaux-Tanguy M, Touvier M.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NutriNet-Santé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 2022 Mar 24;19(3):e1003950.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950. PMID: 35324894; PMCID: PMC8946744.

[2]Czarnecka K, Pilarz A, Rogut A, Maj P, Szymańska J, Olejnik Ł, Szymański P. Aspartame-True or False? Narrative Review of Safety Analysis of General Use in Products. Nutrients. 2021 Jun 7;13(6):1957. doi: 10.3390/nu13061957. PMID: 34200310; PMCID: PMC8227014.

[3]https://www.who.int/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4]https://www.uab.edu/shp/nutritiontrends/recipes-food-facts/food-facts/artificial-sweeteners#:~:text=A%20packet%20of%20Equal,contains%2037%20milligrams%20of%20aspartame.

編輯 | 茉莉

設計 | 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