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激智,實踐育人——24年初中化學新教材新在哪裡(二)

實證啓迪求真

模型感悟抽象

質疑催化創新

實踐融合創造

優化實驗——安全意識、實證推理、變量控制、對比分析

科學實踐是這輪課程改革的重點,加強實驗探究,增加跨學科實踐活動等實踐性的活動設計,目的是爲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強化實踐育人,讓學生在做科學中提升學科素養。

培養實驗安全意識,築牢安全屏障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安全提示:增加了實驗安全圖標及說明,重視實驗安全。

更新了危險化學品標誌

給物質加熱:

表述有所變化,突出安全問題,圖示更加直觀清晰,便於學生認識操作要點,圖示的文字說明更詳細,圖文並茂。

讓實驗更加科學規範,指向素養目的,可操作性強(第一單元詳講,其他略講)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實驗1-1:將舊版教材 中實驗 “膽礬的研碎” 更換爲 “石蠟的熔化” ,

更換的 可能原因 : 膽礬研磨成粉末的過程中,表面顏色變淺,出現白色,膽礬失水,很難給學生解釋清楚。石蠟的熔點大約是60℃左右,熱水浸泡一段時間後變成液態,狀態改變,現象明顯,易於分析。

新增了 “圖1-3”和新換了“圖1-4”。 實驗記錄中將(1)變化後的物質列:液態的水改爲:氣態的水(水蒸氣)(2)膽礬的研碎實驗內容更換爲“石蠟的熔化”,有助於實驗的操作與現象的記錄。

新增了方法導引: 實驗現象的觀察與描述,引導學生學會對化學實驗進行觀察與描述。

課題2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 :

內容調整:“走進化學實驗室”在前,“走進科學探究”在後;刪除“對人體吸入的空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一、走進化學實驗室:

把 “藥品"都改爲"試劑”, 更科學規範。

刪除了舊教材P21實驗1-5"用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探究三層火焰的溫度高低”,火焰的溫度高低實驗不夠嚴謹,也不是本課題重點。

新教材P19實驗1-5中試管夾的位置改爲了:夾在距試管口1/4~1/3處。

儀器裝置的連接:

將“膠皮管"都改爲"乳膠管”。

二、走進科學探究

新增了科學探究的定義:科學探究是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本質、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

探究的標題改爲: 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

實驗內容變化:刪去了“是否溶於水”、“各層火焰的溫度高低”、圖“蠟燭火焰各層溫度比較”。

步驟(3)中新增: 蠟燭熄滅後,其顏色、長度等與點燃前相比有什麼變化?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改爲“思考與討論”

修改的目的可能有: 弱化該實驗的地位 ,很多教師不停地挖掘該實驗的改進方案,定量計算,誤差分析等,偏離了教學目的。正確認識該實驗的功能:通過實驗證明 空氣是大概由兩種性質不同的氣體組成(定性),以及粗略的測定氧氣的含量(定量)。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認識空氣成分而不在氧氣的含量,知道氣壓差原理的應用。

新教材後面增加了“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數字化實驗 ”,可以精確測定氧氣的含量。

製取氧氣:

新教材刪去了“加熱氯酸鉀製氧氣”,氯酸鉀是一種危險品,易爆炸,習題裡也都不涉及氯酸鉀。

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時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探究活動之後增加了“方法導引”,讓學生了解實驗探究的一般思路,設計實驗要基於探究目的而去尋找證據。

第五單元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係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前2個實驗圖改用了電子秤,更直觀更精確。

實驗方案一:紅磷燃燒實驗改爲了 銅粉和氧氣反應 ,紅磷屬於危險品、管控品。

實驗方案二: 鐵與硫酸銅反應,新教材用的是 鐵絲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增大反應速率,同時改爲了 密閉體系, 突出了質量守恆驗證實驗裝置密閉的重要性 。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1 碳單質的多樣性

【實驗6-2】木炭還原氧化銅圖中增加了彈簧夾, 增加了 操作:在加熱結束時,先撤出導管,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防止倒吸),再停止加熱。

課題2 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刪去了“噴稀醋酸”

課題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

“方法導引”總結了實驗室裡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增加了 :確定原理時,需要綜合考慮反應的速率大小,產生的氣體是否易於收集、是否純淨,實驗操作是否簡單、安全,實驗過程是否會產生污染,以及試劑的價格等因素。如有必要,還應考慮除去雜質的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等。促進學生的理解。

第七單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以【問題】開始, 增加了 【預測】 ,遵循探究的完整過程,白磷屬於危險品、管控品,允許以播放視頻的形式代替演示實驗。方法導引 增加了 控制變量的說明。

實驗活動4 燃燒條件的探究

實驗用品將舊教材中乒乓球和濾紙改爲了小木塊和小煤塊進行對比實驗。

從2017年開始,乒乓球材料改用ABS塑料,是一種強度高、‌韌性好、難燃燒的熱塑型高分子材料,原來的賽璐璐已經禁止使用。

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新增了“洗淨的玻璃儀器應放在指定地方如試管要倒扣在試管架上”“實驗完畢,應及時整理實驗臺和實驗室,徹底清洗雙手,確認水、電等關閉後離開實驗室”。

探究的標題改爲: 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 增加了 【問題】, 讓學生學會帶着問題帶着目的進行探究。

探究(或實驗)報告的格式有改變,讓學生規範實驗過程。

新增了10個跨學科實踐活動 :

第二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1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

第三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2 製作模型並展示科學家探索物質組成與結構的歷程;

第四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3 水質檢測及自制淨水器;

第五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4基於特定需求設計和製作簡易供氧器;

第六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5 基於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

第七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6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下冊第八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7 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

第九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8 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製鹽;

第十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9 探究土壤酸鹼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第十一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10 調查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應用。

課標要求至少用總課時10%的課時來開展跨學科實踐活動,在現有的課時量和學生的學習作業強度來看,尤其還有考試壓力,實施是非常有難度的,很可能費力不討好,對中考的影響有多大很難分析。

做實驗好玩

做研究費勁

科學素養

跨學科實踐

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