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碧桂園3名獨董集體辭職,任職超17年

同行一場,終有一別。

近日,碧桂園公告,該公司獨立董事黎明、石禮謙及唐匯棟均因“有意投放更多時間於其他職務”,提出辭任擔任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同時,韓秦春、王志健和脫脫三位人士獲任爲新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均從3月15日起正式生效。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此次辭任的三位獨立董事黎明、石禮謙和唐匯棟均是碧桂園董事會的資深成員,自碧桂園IPO起就一直陪伴,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時間長達17年之久。三者年齡均已過七旬,其中黎明今年79歲,石禮謙78歲,唐匯棟73歲。

三位IPO時期“陪伴式”獨董離任

身處債務困擾的頭部房企碧桂園,迎來獨立董事更新。

近日,碧桂園在港交所公告稱,該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黎明、石禮謙及唐匯棟均因“有意投放更多時間於其他職務”,提出辭去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從3月15日起生效。

公告稱,三人確認與公司董事會沒有意見不合,也沒有其他需要知會股東或聯交所的事項。

券商中國記者查閱碧桂園歷年年報發現,這三位離任的獨立董事與碧桂園有着較深的淵源,他們均於碧桂園2007年4月上市前一年的2006年12月,就獲委任爲獨立董事,屬於陪伴碧桂園長達17年之久的董事會資深成員,資歷非常深,在香港地區社會地位、威望較高。

其中,黎明在1980年代曾是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唐匯棟作爲律師在香港執業超過40年。而石禮謙則是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同時擔任十餘家包含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在內的公司獨立董事,是香港有名的上市公司“董事王”。

碧桂園2022年報介紹,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職能包括:於董事會會議上提供獨立觀點和判斷;在出現潛在利益衝突時發揮牽頭引導作用;應邀出任董事會轄下委員會成員;及仔細檢查本公司的表現,並監察彙報公司表現的事宜。

碧桂園介紹,獨立非執行董事通過提供獨立、具建設性及有根據的意見,對本公司策略及政策的發展作出正面貢獻,通過定期出席董事會及董事會轄下委員會的會議,並積極參與會務,以彼等的技能、專業知識、不同的背景及資歷作出貢獻。

3月15日晚間,碧桂園公告,韓秦春、王志健和脫脫被任命爲新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三者年齡分別爲65歲、45歲和44歲。

碧桂園表示,新任命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均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背景。韓秦春博士在房地產、金融投資等領域擁有深厚的經驗;王志健具備紮實的會計和財務管理背景;脫脫則在法律領域有着豐富的實踐和理論知識。此外,委員會成員的變更也涉及審覈、薪酬以及提名等多個關鍵委員會,顯示出公司治理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努力償債和保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在艱難處境之下,仍在向外界傳遞其自身努力償還債務和保交付信息。

3月13日,市場傳出“多位債券持有人仍未收到碧桂園旗下債券‘H1碧地01’(原名稱‘21碧地01’)的利息”的消息。

資料顯示,“H1碧地01”債券發行規模爲20億元,票面利率爲4.8%。期限爲5年,到期日爲2026年3月12日。

中誠信國際此前公告稱,出於商業原因,中誠信國際終止對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主體信用評級及其發行的11只債券的債項信用評級,並將不再更新其信用評級結果,其中包括“H1碧地01”。

碧桂園方面迴應稱,因銷售恢復情況不達預期,資金調撥承壓等原因,公司擬定於3月12日到期兌付的“21碧地01”的0.96億元利息資金尚未全額到位。根據現有債券合同條款,公司仍有30個交易日的寬限期。公司將在寬限期內通過做好銷售、盤活資產、削減不必要的行政管理開支等方式,盡最大努力籌措資金。

今年3月初,碧桂園召開月度集團管理會議,圍繞近期宏觀市場、保交付及保經營工作、下一步發展策略等進行了分析。

碧桂園表示,該公司當前首要任務就是保證現金流。據會議透露的信息,碧桂園正積極採取措施開源節流,通過減少非經營性開支,努力降低現金流的支出,同時積極通過銷售增加現金流入,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交付和日常運營。

碧桂園表示,保交付,一直是碧桂園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資料顯示,2023年全年碧桂園累計交付超60萬套房屋。按照規劃,2024年碧桂園預計交付量仍超48萬套。

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惠妍表示,目前碧桂園本身的資源是可以保障今年房屋交付的。她同時指出,雖然資源足夠,但問題出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錯配上。所以,要珍惜使用資源,等待市場回暖的時機。

責編:林根

校對:廖勝超